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61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28篇
综合类   1753篇
基础理论   219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406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蓝楠 《绿色视野》2012,(10):45-50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干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污染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粗放式经营、科学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长期以来高污染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躲猫猫”似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212.
巢湖嬗变     
《绿色视野》2012,(11):17-19
今年国庆前,一位外地客商慕名前来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咨询投资事宜,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如今该镇土地利用指标的口子已被合肥市"扎紧"了,只好失望而归。"长临河镇位于肥东南部,濒临巢湖,为了巢湖生态修复,现在长临河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市里批,长临河镇、肥东县都没有审批权。"长临河镇党委副书记张昌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小喝着巢湖水长大,对巢  相似文献   
213.
《绿色视野》2012,(11):23-24
巢湖污染缘何久治不愈?区划调整后治巢又该如何出招?巢湖"变清梦"还要"梦"多久?这是一个个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命题。着眼现实,长期以来,对于巢湖污染的成因以及如何治理的声音很多。有人认为巢湖的地质很特殊,高含磷地质是"主凶"。有人认为巢湖污染是城市的急剧扩张建设,湿地破坏,湖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所致。又有人认为工业污染并非主流,罪  相似文献   
214.
太湖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苕溪水系是太湖的重要支流,其总流量的70%入太湖.近年来沿水系农业发展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太湖的水源环境.通过对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发现:流域种植业化肥TN污染负荷率高达98.03%,TP为1.97%;畜禽养殖粪便COD污染负荷率达74.91%,TN为20.59%,TP为4.50%;淡水养殖中精养鱼塘污染物TN污染负荷率达54.15%,COD为39.95%,TP为5.90%.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太湖苕溪流域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15.
流域水环境污染成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部分流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并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污染物超标排放、河道淤积、河滩占用等生态破坏行为,造成流域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提出了完善农村非点源污染控制工程建设、完善城区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建设和实施河道用水优化改造工程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16.
《环境工程学报》2012,(11):3804
研究团队:单保庆(研究员),王为东(副研究员),祝贵兵(副研究员),张洪(助理研究员),唐文忠(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流域水污染机理与控制途径及生态工程技术。研究重点:以流域过程复杂性-水土界面物质过程-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为主线,研究氮  相似文献   
217.
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与水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BERS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光谱特征分析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东洞庭湖湿地的地物类型。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依据东洞庭湖湿地的特点,综合湿地生产力、组织结构、弹性和功能4个方面,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分析东洞庭湖湿地在2000~2006年10个时相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结合城陵矶水文站的水位数据,探讨了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2007年两个时相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与城陵矶水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当城陵矶水位达到30 m左右时,东洞庭湖湿地健康状态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218.
洞庭湖湿地土壤持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持水能力是反映土壤调节水文和供给植物耗水的重要指标,受土壤有机质、容重、机械组成和植物地下生物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与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土壤持水能力关注较少。于2010年12月,对洞庭湖湿地3种主要植被(苔草、芦苇和杨树)土壤持水能力、土壤理化性质和地下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影响土壤持水能力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非毛管孔隙度外,3种植被上层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差异显著,均为苔草>芦苇=杨树,而中、下层无显著差异。沙粒为苔草≥杨树≥芦苇,而粗粉粒、细粉粒和粘粒均为杨树≥芦苇≥苔草;容重为杨树≥芦苇>苔草,有机质为苔草=芦苇>杨树。各级别生物量在植被类型大小顺序不一:总地下生物量、0~1 mm和>5 mm径级地下生物量均以芦苇最大,而1~5 mm径级地下生物量则以苔草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上层土壤,容重、有机质和1~5 mm径级地下生物量是影响其持水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中层土壤和下层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很小。此研究对于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9.
面源磷负荷改进输出系数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输出系数模型是模拟较大流域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但它假设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相同,忽视了营养物径流和截留过程中其他流域特征对输出系数空间分布的影响,难以为流域分区管理提供依据。在传统输出系数模型基础上,引入产污因子(CI)和截留因子(RI),校正地形、降雨、植被缓冲带对面源磷流失空间格局的影响。用改进输出系数模型模拟滇池流域面源磷负荷并将模拟结果应用于流域管理。结果表明,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能更好地模拟面源磷污染的空间格局,识别出面源总磷的关键风险区--湖滨平原地带以及与入滇河流邻近的山谷、台地。以2008年滇池流域面源总磷的模拟结果(3525 t)为基准,若单位面积磷肥施用量减少20%,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86%;若环湖公路内侧全部实现退耕还林或还草,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60%;若同时实施减少磷肥施用量和环湖公路内退耕两项措施,面源总磷负荷将减少130%  相似文献   
220.
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两方面影响,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计算了石羊河流域9县(区)的生态脆弱度分值。根据计算结果,将石羊河流域划分为4级生态脆弱区,分别为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和轻度脆弱区。在此基础上,对各脆弱区提出生态治理对策,为今后流域开展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