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4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安全科学   268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1340篇
综合类   4575篇
基础理论   635篇
污染及防治   136篇
评价与监测   259篇
社会与环境   330篇
灾害及防治   14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348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成“一网-二库-二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服务平台,为宁波市环境监测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介绍了该平台的总体架构、应用模式,以及实现、部署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2.
以建立高效率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目标,本文尝试建立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效率的测度模型,为产权制度的选择和变革提供依据。产权制度效率是指产权制度成本与产权制度效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本文首先对其产权制度的成本及产权制度的效益的构成进行分析,然后给出计算或评估的方法,最后对产权制度成本与产权制度效益的计算或评估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产权制度效率的测度模型。  相似文献   
993.
洋山工程影响海洋环境关键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洋山工程群可能对近海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目前而言,洋山工程群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主要的影响有大堤修筑、码头和桥桩钻孔、航道疏浚、炸礁清石、爆破挤淤、海底管道铺设和陆域吹填等作业,并由此产生的水下振动、冲击波、高浓度悬浮物、石油烃、有机物和生物填埋等因子。高浓度悬浮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和游泳动物幼体等生长;冲击波直接引起一定范围内鱼类的死亡;水下振动对鱼群有驱赶作用;石油烃和有机物污染水体;填埋导致底栖动物死亡。洋山工程群建设和营运过程中污水排放量较少,有机污染物对海洋环境影响有限。悬浮物和生物填埋是工程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施工期结束,洋山海域生态环境可能较快地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994.
长江口及东海赤潮海洋环境特征综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东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的现象,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研究追踪,分别从东海赤潮的生物化学、物理海洋和地质沉积三大方面对其爆发的海洋环境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具体涉及浮游藻类密度、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海洋温盐流、地貌沉积八个分项的解释,从整体上对长江口及东海赤潮生消演变的海洋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的认识赤潮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是《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简称"1972伦敦公约")及其96议定书的缔约国。按照公约对缔约国的责任及义务要求,缔约国应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国的"可考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名录",同时制定名录中废弃物的海洋倾倒评价方法和标准,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控制海洋倾倒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影响。惰性无机地质材料是公约规定的允许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之一,目前,国内对惰性无机地质材料海洋倾倒活动尚无专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本文以《海洋沉积物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对惰性无机地质材料海洋倾倒评价的化学指标及其筛分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福建平潭岛东部岸段软质海崖为期两年的监测,结合历史岸线变化,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海崖后退变化差异和原因,初步探讨了后退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近50 a来研究区海岸蚀退速率呈增大趋势,海平面上升与海崖蚀退率增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2)软质海崖侵蚀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为降水和海洋动力作用,内部因素为海崖抗蚀能力较弱。(3)软质海崖蚀退并非匀速过程,强降水和风暴潮等极端气候作用时期是海崖蚀退最强烈的阶段,侵蚀影响因素的变化也造成蚀退量的差异。(4)软质海崖的蚀退是冲刷、滑坡以及搬运共同作用的结果,海崖蚀退过程可以归结为稳定期,作用期,滑坡期和搬运期4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7.
The combined pollution of heavy metal Pb2+ and bensulfuron-methyl (BSM), originating from chemical herbicides, in agroecological environments has become commonplace in southern China. The adsorption of BSM on three paddy soils in the presence of Pb2+ was examined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HPL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sorption of BSM could accurately be described by a Freundlich isotherm equation with correlation constant (R) > 0.98, irrespective of the presence of spiked Pb2+. Of the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ing BSM sorption, soil pH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 constant Kf of Freundlich isotherm equation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Pb2+ concentration in soil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piked of Pb2+ in paddy soils would promote the sorption of BSM. ΔGθ of BSM in three paddy soils was less than 40 kJ/mol in all treatments, indicating the adsorption of BSM is mainly physical in nature. The elution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of BSM in paddy soils.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promotion effects of the spiked Pb2+ on BSM adsorption might be the modifie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paddy soil solids due to the soil acidific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because of DOM binding.  相似文献   
998.
他们长着一副最像人的面容, 他们拥有最美丽的天然红唇, 他们是世间最神秘的雪域精灵, 他们和我们都是造物主的杰作。  相似文献   
999.
世界生态旅游发展纵览 基于自然、知识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运动发展的结果,更是旅游需求、公众意识转变和融合的结果。我们首先跟随世界著名生态旅游学家大卫·韦弗纵览一下世界生态旅游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环球     
美国力推海洋发电5年有望实现商业化;英国出台煤电碳捕获新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