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1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517篇
安全科学   853篇
废物处理   150篇
环保管理   1005篇
综合类   3611篇
基础理论   1153篇
污染及防治   447篇
评价与监测   184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25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从含铜铋的炉渣中回收有价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硝酸,双氧水湿法分离某炉渣中的有价金属,火法捕集浸出渣中的金的新工艺。高效地回收了其中的各种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2.
正交试验法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是一项实际工作中应大力推广使用的科学试验方法,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浅析了正交试验方法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应用,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3.
稀有Ju鲫,大鳞泥鳅——新的七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稀有Ju鲫和大鳞泥鳅作为七天亚慢性毒性试验材料的可行性。依据生长和现存量作为观察指标,测定了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Ju鲫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铬和五氯酚对大鳞泥鳅的NOEC和LOEC。铬、铜、锌、镉和五氯酚对稀有Ju鲫的NOEC分别是2500,10,200,20,80μg/L,LOEC分别是5000,20,400,40,160μg/L。铬和五氯  相似文献   
174.
不同粒径柴油机排出颗粒物UDS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叶舜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6,15(9):34-35,47
用DFJ-1五码分级器对国产495A-3中型柴油机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并对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提取物进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UDS试验)。结果发现,颗粒物中以粒径≤1.1μm颗粒最多,占总重量的45.2%。此部分颗粒提取物对DNA损伤能量最强,其致突活性随粒径增大而逐渐减小,提示了在控制柴油机排出颗粒物的污染时,既要减少其总量,更要注意降低小粒径颗粒在共分散度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5.
为了探讨气态甲醛致生物体内DNA-DNA交联效应,进一步评价甲醛的遗传毒性作用,以昆明纯系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72 h动态吸入式连续染毒,采用荧光检测法检测甲醛染毒后小鼠肝细胞DNA-DNA交联形成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0.5 mg·m-3的气态甲醛能引起明显的DNA-DNA交联(p<0.05),较高浓度的甲醛(1.0mg·m-3、3.0 mg·m-3,p<0.01)可以产生极为明显的DNA-DNA交联作用.以上实验结果显示了0.5mg·m-3的气态甲醛就能致生物体内DNA-DNA交联效应,且随着浓度的升高DNA-DNA交联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6.
石油污染对牡蛎超显微结构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石油污染对牡蛎生殖腺和肝胰腺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石油污染对牡蛎具有明显的慢性毒害作用,50 mg/L浓度组,实验10 d的牡蛎,其组织细胞受石油污染不明显;当实验时间为30 d时,出现明显的毒性效应,细胞核核膜肿胀,染色质聚集并边际化,细胞核崩解,细胞坏死,组织萎缩,线粒体的变化较其他细胞器对石油污染较敏感,受损坏的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77.
印钞废水具有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成份复杂、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单独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实验室小试,采用接种培驯法成功启动了印钞废水处理装置.试验表明,将印钞废水与厂区内生活污水混合,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是可行的.该工艺可有效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C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8.
矿化垃圾处理垃圾浓缩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2):109-112
介绍了利用矿化垃圾处理垃圾浓缩液,对各种污染物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因素,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179.
本文研究了LAS对鲤鱼不同组织部位SOD的损伤程度。说明低浓度的LAS可导致鲤鱼各组织的氧化损失,可以考虑SOD活性作为该类化合物对水环境污染胁迫的敏感生物指示物。  相似文献   
180.
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决定水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迁移、最终归宿、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简述了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定义、组成、吸附特性以及在环境中的作用,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自然水体生物膜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