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30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电镀污泥标准浸出方法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标准浸出方法处理电镀污泥,考察浸提剂、样品粒径、液固比、振荡时间、振荡方式等因素对电镀污泥中重金属浸出效果的影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浸出液中铜、锌、镍、铬、铅、镉、钡等元素。试验表明:醋酸缓冲溶液体系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最高;样品粒径越小,浸出毒性越大;翻转振荡比水平振荡更有利于重金属浸出;液固比增大,重金属浸出量增加;虽然液固比和振荡时间对重金属浸出效果均有影响,但很难确定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2.
垃圾焚烧飞灰中不同粒径的毒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焚烧飞灰进行粒径分级毒性分析研究。主要研究了粒径在35~1 000μm范围内的飞灰的腐蚀性和短期浸出毒性,包括Cr、Cd、Mg、Pb、Mn、Fe、Cu、Zn、Ni、Co等重金属,SO24-,Cl-,NO3--N和NO2--N,同时也研究了飞灰的物质组成和矿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粒径飞灰的浸出液pH值在12.3~12.5之间,属于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重金属Mg、Pb、Zn的浸出浓度最高,分别为168.78、53.94和86.40 mg/L。飞灰浸出液和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87g/L和1.38 g/L,同时浸出液中测出一定量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证明飞灰吸附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另外,研究得出飞灰的基本组成元素为Ca、Si、Cl、K、Na、S、Al、Mg和Fe,而重金属则以Zn、Pb、Mn、Cu、Cr等为主。矿物相主要为含硅和钙的化合物及NaCl和KCl等氯化物。  相似文献   
163.
水泥、粉煤灰及DTCR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泥、粉煤灰及有机硫稳定剂DTCR固化/稳定化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底泥,考察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及重金属浸出毒性,确定了底泥固化/稳定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仅用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体抗压强度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上升,重金属浸出浓度则下降,当水泥∶干底泥质量比为0.6∶1.0时,固化体7 d抗压强度能达到0.99 MPa的标准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泥∶粉煤灰∶干底泥质量比为0.54∶0.06∶1.0时,重金属浸出浓度有所上升,但7 d及28 d抗压强度仍能分别达到1.2 MPa和2.8 MPa;加入DTCR后,当水泥∶粉煤灰∶DTCR∶干底泥质量比为0.54∶0.06∶0.012∶1.0时,固化体7 d及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1.1 MPa和2.1 MPa,醋酸缓冲溶液法浸出的Cd、Pb、Zn和Cu浓度分别为0.102、0.189、0.180和0.032 mg/L。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含砷冶炼废渣烧结过程中砷的迁移特性的影响。烧结条件为在10 MPa下加压成型,进空气流量为2 000 mL/min,烧结温度1 000~1 350℃,烧结时间5~120 min。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存在砷的挥发,但烧结前后砷的总量变化不大,砷的固化率均保持在90%以上。毒性浸出实验表明,不同的烧结条件对烧结体中砷的毒性浸出有重要的影响,从烧结体的环境安全性考虑,最佳的烧结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 200℃和45 min。  相似文献   
165.
通过对金矿矿区炼金废渣的酸中和能力、净产酸量及浸出毒性实验,测定了废渣的产酸潜力及重金属砷、镉、铅、锌的总量和它们的浸出量。为了合理处置矿区炼金废渣,并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石灰、粉煤灰、堆肥化污泥作为添加剂对废渣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通过浸出毒性实验对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寻求一种最佳的稳定剂。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添加石灰、粉煤灰或者堆肥化污泥还是两两组合混合添加,样品浸出液的pH都有升高,As、Cd的浸出浓度都有明显下降,而且两两组合添加比单独添加的固化/稳定化处理效果更好。在两两组合添加中,粉煤灰混合堆肥化污泥的处理效果最好,浸出液的pH值达到7.82,As、Cd的浸出率分别下降72.0%和72.2%。说明粉煤灰混合堆肥化污泥处理炼金废渣效果最佳,同时具有以废治污的资源化生态效能。  相似文献   
166.
低含油污泥固化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河油田欢采水厂低含油污泥,采用固化处理方法,测定了固化剂用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和促凝剂用量对固化时间的影响,得到含油污泥:固化剂:促凝剂最佳配比为100:12:1.5。对含油污泥固化块进行浸出液毒性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固化块浸出液中重金属Cu、Pb、Cr、As、Zn、Ni、Cd的含量明显降低,远低于GB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浸出液中COD降低了77%。  相似文献   
167.
采用碱性氧化焙烧工艺回收含铬污泥中的铬,以浸出渣作为焙烧填料,最佳工艺条件为:含铬污泥加入量10g,浸出渣加入量8g,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40min,n(Cr2O3):n(NaNO3):n(Na2CO3):n(NaOH)=1:2:3.5:10。在此条件下,碱性氧化焙烧工艺铬浸出率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8.
《化工环保》2007,27(5):488-488
4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2007年第32号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现批准《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等三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相似文献   
169.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不断推广,焚烧底渣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按照我国的固体废物分类方法,底渣属于一般固体废物,无需进一步处置而可直接进入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底渣中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可以被浸出而迁移进入环境。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受到水相pH值和底渣粒度的影响,初期的浸出浓度最大。在底渣浸出液中,可以检测到8种环数≤4的多环芳烃,其中菲的浸出浓度最大(超过10ng/mL)。实验结果显示,底渣中的多环芳烃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0.
水泥固化污泥中重金属的浸出危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污泥经过水泥固化后可转化为再利用的岩土工程建筑材料,对固化污泥的浸出毒性进行了研究,就pH值、Eh值、微生物活动对重金属浸出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污泥中的重金属在水泥固化之后,其浸出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