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302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00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462.
金漫彤  孙鑫  董海丽  金赞芳 《环境科学》2012,33(9):3272-3278
为了探讨地聚合物固化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后形成的固化体抗强酸性微生物的侵蚀性能,模拟氧化硫杆菌的腐蚀过程,考察经氧化硫杆菌浸泡前后地聚物固化体质量、抗压强度、浸出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聚物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硫杆菌侵蚀能力:浸泡28 d后,质量损失<1%;抗压强度仍达到了21.88MPa,抗蚀系数在0.9以上;重金属Cr、Cu、Zn、Cd、Hg、Pb的最大浸出浓度仅为:107.7、22.71、39.18、0.56、34.84和3.03μg.L-1.并且重金属的浸出浓度随浸泡时间而降低,表明了地聚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硫杆菌腐蚀的性能.实验通过X-ray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的分析对地聚物固化体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地聚物固化体抗酸腐蚀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463.
本试验通过采用硫酸铁和聚合硫酸铁分两段对含砷量为6.4g/L的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当pH=5、Fe/As(质量比)=3∶1、反应时间为3h时,采用硫酸铁进行初步除砷后废水中砷含量降至0.5mg/L以内,达到了废水排放标准的砷含量要求;当pH=5、按照0.44g/100mL加入聚合硫酸铁、反应时间为2h时,采用聚合硫酸铁进行深度除砷后废水中砷含量降至0.05mg/L以内,达到了饮用水标准的砷含量要求。另外,对初步除砷所得的含砷废渣进行焙烧,当焙烧温度为700℃、焙烧时间为3h时,所得废渣经毒性浸出试验检测,完全满足TCLP毒性浸出试验的要求,可安全处置。本试验找到了一种适合大规模处理高砷废水和含砷废渣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4.
微生物浸出技术是处理低品位矿石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主要针对硫化矿的自养微生物浸出进行研发,而对异养微生物浸出氧化型矿石研究很少。异养微生物可通过其产生的代谢产物的酸解、还原、碱解及络合作用来提取或者溶解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中的镍、钴金属,有助于解决目前我国镍钴资源短缺及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方法。本文针对低品位氧化型镍钴矿、风化壳、以及冶金渣、废电池、废催化剂等二次资源,介绍了世界镍钴资源的现状和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的资源类型,对异养微生物浸出低品位氧化物型镍钴矿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异养微生物冶金的主要浸矿条件和存在难题,提出了氧化物型镍钴矿微生物浸取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65.
叶路生  柳伟  罗郅清  陈文清 《环境工程》2013,(Z1):568-569,564
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辅以粉煤灰、生石灰、河砂等制备非烧结磷石膏砖,探索较优的物料配比及操作条件;设定操作条件为砖坯成型压力20 MPa、105℃下干燥12 h,通过120℃,0.105 MPa的蒸汽养护4 h;最优物料配比为m(磷石膏量)∶m(粉煤灰量)∶m(河砂量)∶m(生石灰量)∶m(成型水量)=1∶0.5∶0.2∶0.15∶0.25。制品强度可达MU10级;制品无浸出毒性风险。  相似文献   
466.
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为依据,选用实验室合成的有机螯合剂和市售无机螯合药剂,系统地研究了螯合剂种类、药剂投加量、浸出pH值、螯合反应时间、固化时间、浸出方法对飞灰重金属螯合效果的影响。在最佳螯合条件下,典型重金属Pb和Cd的螯合效率分别达到了98.2%和99.1%,达到了新标准对飞灰的填埋要求。研究发现,有机螯合剂对重金属的螯合能力远远高于无机螯合剂,有机螯合剂分子与重金属发生快速螯合反应,生成稳定的重金属络合物,牢牢地嵌在飞灰结构体中,具有很强的抗酸浸出能力。  相似文献   
467.
以亚氨基二琥珀酸(ISA)为洗脱剂,考察ISA投加量、洗脱液pH值、反应时间和土液比对Cd、Pb和Zn去除率影响,通过Box-Behnken多因素设计法优化最佳洗脱条件,并采用涵盖土壤重金属残留量、浸出浓度和毒性的综合环境风险法评估修复效果.结果表明,ISA对Cd、Pb和Zn去除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ISA浓度为50mmol/L时,对矿山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去除率达到11.83%、34.26%和20.96%;对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和Zn去除率达到48.89%、57.08%和81.80%.增加反应时间和洗脱液酸性有助于提高ISA对Cd、Pb和Zn去除率.随土液比减低,Cd、Pb和Zn去除率呈上升趋势.ISA去除Cd、Pb和Zn最佳条件为:ISA浓度70mmol/L、洗脱液pH4.0和反应时间120min,预测矿山土壤和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和Zn总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2.58%和93.16%.ISA大幅度降低水溶态、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Pb和Zn残留量,从而削减矿山土壤和污染农田土壤中Cd、Pb和Zn总环境风险达50.81%和87.13%.亚氨基二琥珀酸可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并降低残留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是一种潜在材料可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468.
为研究降雨作用下磷矿废石中磷素的浸出特性,选取高岚河流域炉沟磷矿区采选废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pH值条件下静态浸出试验,模拟分析磷矿废石中总磷(TP)及其他主要元素在不同pH值浸提液作用下的浸出特征和释放规律,并针对浸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矿废石中磷素的浸出行为受环境pH值的控制,磷矿废石各组试样浸出液中TP的最大浸出浓度与浸提液初始pH值呈正相关关系,其变化范围为2.360~2.656 mg/L;磷矿废石中碳酸盐-磷酸盐矿物通过溶解/沉淀作用构成稳定酸碱缓冲体系,保证了反应平衡时液相的pH值呈弱碱性(7.6~8.5);强碱性环境下,磷酸盐矿物表面受阻缓效应的影响而出现磷素浸出的滞后;磷矿废石中TP的最大浸出浓度、稳定浸出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TP允许排放限值(0.5 mg/L),将会对周边水体形成间歇性点源污染。本研究结果可为磷矿区废石中磷素的释放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为矿区磷污染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69.
《化工环保》2006,26(4):279-279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废干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方法:用挤压法使干电池破碎,装入蒸汞炉中热蒸,去除有害杂质汞及有机物后用硫酸浸出,99%以上的汞可以从废料中挥发并被蒸汞炉中的吸收液吸收;浸出液用水解法、置换法及流化法除杂,浸除后的废渣进行安全填埋,除杂后的清液用碳酸盐中和,中和后得到的沉淀经干燥焙烧,即可制得锰锌铁氧体粉体。该法简便易行、费用省、效益高,可有效回收废干电池中各种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470.
张海军  罗洁  王亚举  杨剑  黄胜 《化工环保》2016,36(4):421-427
以电厂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水热法制备了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以下简称沸石),再以沸石对溶液中的Cs+进行分离富集,最后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以粉煤灰和吸附后的沸石制得地聚合物固化体。对固化体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固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25℃、初始Cs+质量浓度100 mg/L、固液比10.0 g/L的条件下,沸石对的Cs+的吸附率达98%,比粉煤灰提高了2倍以上;沸石掺量为20%~30%(w)时,固化体的抗压强度符合GB 14569.1—2011要求,固化体中Cs+的42 d浸出率和累计浸出分数均远优于GB 14569.1—2011限值,表现出优异的抗浸出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