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2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目的评估自然暴露环境下新型纳米涂层的耐蚀性能。方法选取西沙永兴岛海洋环境作为自然暴晒场,对试验件做预损伤处理后,开展7B04-T6铝合金/新型纳米涂层与天津灯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典型防腐涂层在高盐雾、高湿热、强太阳辐射等综合腐蚀环境下的外场暴露试验,利用电化学阻抗技术对暴晒前后的两类涂层试样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耐蚀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类涂层外场暴露试验后,电化学阻抗值下降,且随着在3.5%NaCl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增加,Rp值不断减小,CPE-T值不断增大。结论新型纳米涂层在外场暴露试验1年后,并未发生腐蚀损伤失效,仍具有较好的耐盐水性,但其耐候性差于天津灯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试验涂层。  相似文献   
322.
目的研究环氧涂层在不同温度海水环境中的腐蚀失效行为。方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两种海水环境中涂层的EIS特征,同时分析涂层电阻和涂层电容的变化,以研究环氧涂层防护性能随浸泡时间的变化。结果涂层在15℃海水中浸泡1440 h时,阻抗值下降至106?·cm2以下,而在30℃海水中仅浸泡72h时,阻抗值就已下降至106?·cm2。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涂层在15℃海水中的EIS响应由高阻抗的单容抗弧变为双容抗弧,而在30℃的海水中,EIS响应首先由单容抗弧演变为双容抗弧,随后又出现了明显的Warburg扩散阻抗特征。涂层电容在两种温度的海水中均呈上升趋势,电阻呈下降趋势。结论涂层在30℃海水中的劣化速度加快,是因为升高温度能够降低涂层与金属间的结合力,加快了海水向涂层内部渗透的速率。由于温度的升高加快了溶解氧的扩散速率,使得氧扩散过程成为腐蚀反应的控制步骤,从而导致了涂层在30℃海水中的EIS响应出现了明显的Warburg扩散阻抗特征。当环氧涂层在15℃与30℃的海水中浸泡1800 h时,其防护性能的变化可以分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趋于稳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23.
东南沿海气候条件对聚氨酯涂层老化行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东南沿海高温、高湿、高盐雾、高辐射等恶劣气候环境对聚氨酯涂层老化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在海南万宁开展聚氨酯涂层海洋大气环境暴露试验,从外观评级、光泽、色差、附着力、红外谱图等方面分析了涂层老化特征及老化原因。结果涂层在海洋大气环境下暴露4年,树脂大分子发生降解,主要官能团消失。结论海洋大气环境中紫外线的光降解和水的降解共同作用,导致了涂层失光-变色-粉化和附着力下降等宏观和微观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324.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LY12铝合金间附着力时效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制备涂层厚度为30μm的样板,采用拉拔测试仪测试不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及酸碱溶液)、不同时间段下涂层/基体间的附着力值,研究环境因素对该涂层/基体间附着力时效性的影响。结果低温或高温环境下,涂层暴露时间越长,其附着力下降程度越大;在湿热环境下,随着试验周期的增加,涂层的附着力明显削弱;酸碱溶液对于涂层体系破坏较为严重。结论环境因素对于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LY12铝合金间附着力的影响时效性,较为严重的是高低温、酸盐溶液。  相似文献   
325.
环卫车辆往往在恶劣的工况下工作,箱体由于接触腐蚀介质和摩擦而导致表面腐蚀和磨损。利用电弧喷涂技术分别在洒水车箱体和垃圾压缩车内壁制备Zn Al15合金涂层和3Cr13不锈钢涂层,对洒水车和垃圾压缩车箱体进行有效的防护,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26.
疲劳裂纹是飞机结构主要损伤,及时识别并预警疲劳裂纹对保障飞机结构安全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银涂层的结构裂纹监测技术对裂纹萌生及小损伤敏感,具有在线、实时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面向飞机结构地面强度试验应用,设计开发了一种阵列式银粉涂层裂纹在线测量与预警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通道设计的总体架构,并对系统的软硬件展开了设计。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对金属疲劳裂纹扩展的及时识别和报警。  相似文献   
327.
目的 研究涂层在自然环境试验和实验室模拟环境试验下性能的变化情况,通过再现涂层在自然环境下的环境效应和损伤过程,进而验证该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试验方法的合理性。方法 根据涂层在舰船、舰载机等装备上热带海洋大气实际服役环境的分析,通过对热带海洋大气环境温度、湿度、盐雾、太阳辐射环境因素的组合,综合设计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试验方法的试验流程,开展3种涂层在海南万宁为期1 a和实验室总周期为7循环的对比试验。结果 3种涂层在自然环境试验和实验室模拟环境试验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其性能变化趋势相似,失光率和色差增大,附着力明显降低,交流阻抗值减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老化机理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以光泽和色差为基准的平均秩相关系数为0.87,为极强相关。结论 本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试验方法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模拟性。  相似文献   
328.
为了考核评价舰船、舰载机等装备用三种涂层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的性能退化情况,设计了涂层在实验室模拟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中太阳辐射试验、湿热试验和盐雾试验的组合循环试验方法。通过实验室组合循环试验,分别检测了试验前后涂层的形貌、失光率、色差、附着力和电化学阻抗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三种涂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失光率和色差呈增大趋势,附着力降低;但试验前后其老化机理未发生明显变化,电化学交流阻抗值基本保持在109Ω以上,涂层的厚度基本保持不变。综合三种涂层的性能退化对比,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推荐优先选用4号或10号涂层。  相似文献   
329.
李昕  吴昊波  刘琴 《环境技术》2023,(8):138-141
输变电电塔在运行过程中常受到环境的侵蚀,会降低服役时间。当前常见的腐蚀防护工艺以涂层防护为主,但常见的牺牲阳极性涂层具有结合力低、难修补和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以金属Zn/Al-Zn涂层作为保护性金属涂层,通过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和盐雾实验等方法评价涂层性能,结果表明,Al-Zn涂层可大幅度降低基材的腐蚀速度,应用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