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92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667篇
基础理论   14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2018年3次沙尘天气为研究对象,分析了PM2.5和PM10浓度、水溶性离子组分、气象条件和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了长治市沙尘天气的典型污染特征和传输路径.结果表明:长治市2018年共8d为受沙尘天气影响日,其中4月份最多(5d),这与春季大气环流调整,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有关.沙尘污染发生前一般受西方或西北方冷空气影响,大气层结不稳定,大气环流转为经向环流,平均风速达4m/s以上;沙尘污染过程中PM2.5/PM10均低于0.3,环境空气中粗颗粒物占比较大,水溶性离子总浓度在PM2.5中占比下降,Ca2+浓度为沙尘污染发生前的4倍以上.冬季沙尘为近地面扩散传输,春夏季沙尘为高空沉降传输,影响范围大,区域传输贡献明显.长治市沙尘重要潜在源区为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中部和新疆中北部的荒漠地区,传输路径主要为西北路径和正北路径,其中西北路径为哈萨克斯坦—新疆中北部—内蒙古西部—长治以及新疆中北部—内蒙古西部—长治两条路径,正北路径为蒙古国—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长治.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用StrandenE.推荐的测量方法对哈密地区环境空气中220Rn子体α潜能浓度测量结果表明,室内、外平均值分别为56.1和10.2(×10-7J·m-3)。室内外220Rn/222Rn子体α潜能浓度比值分别为0.84和032。220Rn子体所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为228μSv·a-1(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0.9×02man·Sv)。  相似文献   
16.
用于测量环境水平γ辐射剂量率的仪器,必须具备良好的性能,以保证测量数据正确可靠.为此,在仪器出厂时,仪器投入使用后每隔一年以及经修理后,都应送计量标准所进行检定;由于仪器的工作状态在使用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还应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研究来自不同方向的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NCEP的GDAS全球气象要素数据,将和田绿洲西北部的墨玉县城作为模拟受点(37.26°N,79.72°E),计算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生的每一次沙尘天气期间逐日18:00(世界时)36 h后向气流轨迹,轨迹计算起始高度设置为500 m,并结合相应的PM2.5、PM10、SO2、NO2、CO、O3浓度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抵达该地区的沙尘暴的主要移动轨迹和污染物输送路径.同时,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权重污染轨迹分析法,分析了沙尘暴期间不同气流轨迹对墨玉县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识别大气污染物的潜在源区,揭示不同源区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和田绿洲(墨玉县)的沙尘暴主要来自西北(WN)、北(N)、东北(EN)和东(E)4个方向;其中,来自东部的沙尘天气频率最高(60.2%),但主要以浮尘天气为主;扬沙和强沙尘暴主要来自西部方向,54.48%的强沙尘暴和38.53%的扬沙来自西和西北方向.不同沙尘源区和不同传输路径上的沙尘气溶胶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的影响不一样.沙尘天气期间,大气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相当于无沙尘天气期间的3~5倍,但对SO2、NO2、CO、O3质量浓度的影响不大;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沙尘暴对墨玉县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贡献率最大;由东向西的沙尘暴由于路过和田市和洛浦县等工业污染源区,此簇沙尘暴气团将该区域SO2、NO2、CO等污染颗粒携带到墨玉县,因此,东-东南(E-ES)方向的沙尘暴对SO2、NO2、CO的贡献率分别为15.56%、20.55%和21.57%.本文定量印证了沙尘暴对和田绿洲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绿洲区沙尘暴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煤中部分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化学活动性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利用连续化学浸取实验方法,对采自贵州省二叠经龙潭组的32个煤样中的10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化学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Hg、As、Se、Cd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平均83.8%的Hg、93.5%的As、80.3%的Se.63.3%的C在.1%的Cu的86.8%的Pb可以被带出煤中而进入表生环境;煤中Zn的化学活动性次之,只有平均46.6%的Zn可能迁移进行环境中;Tl、Cr、N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