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102篇
综合类   525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61.
为研究南昌经开区冬季PM2.5中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文章对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采集的PM2.5样品进行了正构烷烃浓度分析。结果表明:南昌经开区冬季PM2.5样品中正构烷烃碳数范围为C20~C33,浓度为71.66~1 295.30 ng/m3,平均为(327.51±186.07) ng/m3。气象参数和气态污染物与正构烷烃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正构烷烃浓度受到了人为排放源和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利用诊断参数和PMF模型对正构烷烃来源进行估算,结果显示冬季人为源(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对南昌经开区大气中正构烷烃的贡献达到66%~77%。南昌经开区冬季出现的8次污染事件,主要受到了生物质燃烧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输入的控制,整个冬季污染事件期间,这2种人为源的贡献比例达到68.05%,其中生物质燃料燃烧源占比31.79%,化石燃烧占比36.26%。气象条件也对污染事件中的正构烷烃累积起到了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更多的挥发性有机物被分配到颗粒物中,会促进正构烷烃浓度...  相似文献   
862.
数字     
《环境教育》2011,(12):8
7.2万公顷2011年11月22日,基于实地调查及遥感数据分析,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现:海南中部山区的热带雨林在过去十年的时间内消失了7.2万公顷,占整个中部山区原有天然林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而主要原因则在于违法违规种植浆纸人工林等行为,及其他人为商业活动。绿色和平呼吁海南省地方政府立即查处  相似文献   
863.
<正>食物垃圾和烹饪废油均可提取生物柴油,使用生物柴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残羹冷炙居然可以做燃料?是的。一项新技术将剩饭残渣和烹饪废油转化成清洁燃料,垃圾变成了再生能源的理想原料。馅饼蛋糕都能炼油顾客们在快餐店吃剩的蛋糕、馅饼丢掉可惜。近日,英国绿能公司"变废为宝",从食物残渣中提取食用油,制成生物  相似文献   
864.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1,(4):4-5
国际动态清洁能源将提供绝大部分能源世界自然基金会最近一项报告表明:到2050年,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能源需求都可以由清洁能源提供,经济又环保。到2050年,核能和极少数的化石燃料就可以满足电力、交通、工业和国内能源需求,将大大减少能源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这将减轻人们对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忧虑。  相似文献   
865.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1,(10):4-5
国际动态欧盟推迟生物燃料新规生效欧盟已同意将生物燃料惩罚规定的生效进行推迟。该规定对带来间接气候影响的生物燃料使用做出惩罚,推迟时间最长可达七年。欧盟的生物燃料产业每年产值170亿欧元。这一妥协旨在保护欧盟农民的  相似文献   
866.
介绍了国外几个典型公司利用生物质垃圾生产燃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867.
磺胺喹噁啉(Sulfaquinoxaline,SQX)作为一种磺胺类抗生素,广泛用于禽畜球虫病防治,易在环境中残留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对其降解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以10 mg·L-1 SQX和乙酸钠为底物研究SQX降解特性、电化学性能、产物生物毒性及菌群结构.结果表明,SQX降解率随着乙酸钠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其中SQX与TOC在10 d内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7.1%和94.0%;MFC体系的最大功率密度和输出电压分别为309.8 mW·m-2和0.702 V;大肠杆菌和青海弧菌Q67毒性实验结果表明,SQX经MFC处理后可有效降低生物毒性;通过LC-TOF/MS分析,SQX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推测出羟基化反应、磺酰胺键断裂、吡嗪环C-N键断裂、水解反应、分子重排等降解路径;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MFC阳极体系中TerrimonasAquamicrobiumThiobacillus等菌属与SQX生物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868.
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将垃圾衍生燃料(RDF)在500~900℃焚烧温度下持续加热60 min后,垃圾RDF中的Hg几乎全部挥发到气相中。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6种重金属在气相中的浓度显著增加,在残渣中的浓度显著减少。添加5%的氯可使8种重金属元素在气相中的浓度极显著增加,重金属元素Zn、Cu、Pb、Cd、Hg在残渣中的含量都极显著减少,当有机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难挥发重金属Ni、Cr在气相中的浓度比对照增加了30%左右,添加5%与10%PVC相比,差异不显著。垃圾中水分增加时,Pb、Zn在气相中的浓度减小和在残渣中的增加略明显,但水分变化对Cu的影响较小,而对Hg、Cd、Ni、Cr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69.
正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严重事故得到更多的重视,严重事故的研究重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本文介绍了严重事故的基本概念、一般进程、主要现象之后,列举了相关核电厂严重事故的研究重点,并对各研究重点做了说明。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及其引起的海啸先后摧毁了福岛核电站多路供电设施,导致核电站堆芯缺乏冷却,燃料棒裸露、升温、损坏,造成了7级严重核事故。迄今,世界范围内核电厂严重事故共发生了三起,分别是1979年的美  相似文献   
870.
由于石化资源不可再生,利用废弃的生物质生产丁醇等燃料已成为研究热点。丁醇作为溶剂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本文比较了发酵法和化学法制丁醇的差异,介绍了生物丁醇的发展历史对丙酮丁醇发酵的影响因素,阐述了生产中生物丁醇研发技术的进展,进一步展望了生物丁醇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