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4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61.
以射阳县环境监测站通过合并评审为例,分析了合并评审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阐述了合并评审应注意的4个环节,对基层环境监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合并评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2.
章分析了区一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从人员素质、监测能力、监测经费等多个方面指出区级监测站的不足之处,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区级监测站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3.
王美侠 《环境科技》2006,19(Z1):135-137
随着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要加快各级环境保护机构和环境管理基础能力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统一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在此,阐述了环境监测站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模式及硬件设计,计算机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的软件设计,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164.
实验室认可是在权威机构依据一定的准则并遵循一定的程序,通过注册评审和技术专家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对实验室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作的一种正式承认。它从管理体系、检测手段、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并且要求被评审单位用各种实物、文件、记录加以佐证。如今,不少监测站已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L)的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并取得了认可证书。但认可准则(ISO17025)的新颖性与通用性,使得各环境监测实验室在认可的准备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过程中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实验室认可与…  相似文献   
165.
介绍我省环保系统开展环境质量分析会的具体做法,分析环境质量分析会的作用与优势,提出完善这一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6.
167.
加强四级监测站工作的建议聊城市环保局杨桂成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监测队伍已初步建成了国家监测站、省中心站、市(地)监测站及县(区)监测站四级环境监测体系。四级站作为全国环境监测网的基本单元,担负着所辖区内各环境要素的监测任务,特别是排污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8.
《环境科技》2008,21(6):F0003-F0003
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论坛于2008年11月26~28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安徽省淮北市、蚌埠市、阜阳市,河南省开封市,江苏省盐城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徐州市等10个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69.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使企业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得到了强化.各大中企业为掌握自身污染源特征、污染物类型、浓度、排放规律,以及环境质量状况、发展趋势,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环境监测站.企业环境监测站从70年代开始,几乎与地方环境监测站同步发展.目前,以各部、总公司为龙头,基本形成了自己行业的监测网络,有大小企业站近2000余个,已形成一支庞大的监测队伍,是我国环保监测事业的补充和完善,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0.
近十年来,三级监测站的科技档案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了可喜的发展,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但是,由于我国环境监测至今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没有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专门学说,所以,各地三级站的科技档案管理仍处于各行其是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三级站的科技档案管理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