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110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449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163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采用浸渍-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Fe/Si O2催化材料,并利用该催化材料催化H_2O_2降解亚甲基蓝废水,同时考查了不同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材料催化H_2O_2对亚甲基蓝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受到催化材料投加量、H_2O_2浓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H_2O_2浓度、pH值、反应时间及催化材料的投加量。为了考查该催化材料稳定性,经4次循环利用后,发现亚甲基蓝脱色率仍在97%以上。此外,该催化材料催化H_2O_2降解工业染料废水,色度去除率达到近100%,并且其COD去除率达到84.3%,符合染料废水达标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932.
利用真空甩带法成功制备了4种不同铁含量的非晶合金条带,并通过高能球磨法得到零价铁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等表征非晶粉末的结构、粒径及表面形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不同铁含量的非晶粉末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Fe_(70)Si_(10)B_(20)、Fe_(75)Si_(10)B_(15)、Fe_(78)Si_9B_(13)具有完全的非晶态结构,而Fe_(84)Si_6B_(10)出现部分晶化。4种粉末具有类似的表面形貌,粒径均在26~30μm之间。铁含量最少的Fe_(70)Si_(10)B_(20)合金最高的降解效率,半衰期为11.2 min,而铁含量最高的Fe_(84)Si_6B_(10)合金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差,半衰期为27.7 min,两者效率相差约1.5倍。非晶合金的结构及非金属元素的含量对降解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3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方法.本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6:94,v/v),测定波长为:DMF与DMAC 220 nm;DMSO 210 nm.目标物在约0.5~1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9以上,检出限分别为:DMF与DMAC 0.02 mg·L-1、DMSO 0.1 mg·L-1,加标回收率在97%~109%,相对标准偏差RSD≤2%.本法前处理简单、有机溶剂消耗少,操作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934.
针对长三角典型区域内某焦化厂PAHs污染场地土壤,运用环境友好的淋洗剂甲基β环糊精(MCD),嵌合超声强化、升温辅助等增效技术,筛选出在100 g·L-1MCD,50℃水浴和35 kHz超声30 min条件下,对土壤连续淋洗5次,发现土壤中3环、4环、5(+6)环和全量PAHs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6.7%±2.4%、89.7%±3.2%、76.3%±2.2%和91.3%±3.1%.同时采用Tenax TA树脂时间连续提取法,监测每次连续淋洗后土壤中各组分PAHs解吸特性,发现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土壤中PAHs的400 h Tenax可提取量逐渐减少,PAHs的快速解吸组分(Fr)和慢速解吸组分(Fsl)比例较原始土壤中的相应比例显著下降(P<0.01),PAHs的快速解吸速率常数(kr)、慢速解吸速率常数(ksl)和超慢速解吸速率常数(kvl)也较原始土壤中相应解吸速率常数显著降低(P<0.01).综合考虑修复效率和土壤修复后潜在环境风险,判断3次淋洗是较为合理的淋洗次数.本研究为PAHs污染场地土壤的异位增效淋洗技术研发和淋洗终点判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35.
对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二氯甲烷(DCM)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进行降解特性研究.在初始菌体浓度0.82 mg.L-1、pH 7.0和温度30℃的条件下,M.rhodesianum H13能够于23 h内将5 mmol.L-1DCM完全降解,细胞得率(细胞/DCM)为0.136 g.g-1.随着DCM的降解,溶液中的Cl-浓度逐渐升高(释放的Cl-浓度约为DCM的2倍),溶液pH值降至6.75,呈弱酸性.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温度、pH、DCM浓度、Cl-等因素对菌株H13降解DCM性能的影响,获得其较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温度30℃、pH值7.0.研究还发现M.rhodesianum H13降解DCM的最适浓度为5 mmol.L-1,高浓度的DCM会抑制其降解.研究成果对高效处理环境中的DCM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6.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Ag3VO4,紫外光下以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为对象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分析考察了催化剂的投加量、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和通气量对光催化降解的影响。并用XRD,SEM,TEM和UV-vis漫反射对Ag3V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紫外光下Ag3VO4降解亚甲基蓝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为0.3g/L,通气量为2L/min以及初始浓度为10mg/L时,120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937.
我国饮用水中嗅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李勇  张晓健  陈超 《环境科学》2009,30(2):583-588
综述了我国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我国面临的饮用水中嗅味问题的现状、水中嗅味来源及饮用水中嗅味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致嗅物质组成特性、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及工艺.旨在阐明除了土嗅素(geosmin)和2-甲基异莰醇(2-MIB)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外,硫醇硫醚类厌氧分解产物也是我国饮用水中重要的致嗅物质.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于2006年首次在东莞饮用水中发现,后被证明也是2007年太湖饮用水危机中的主要致嗅物质.Geosmin和2-MIB的吸附效果好于氧化,而硫醇硫醚类致嗅物质易于被氧化去除,不易被吸附去除.需要尽快开展我国饮用水中致嗅物质组成特性及典型致嗅物质去除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形成应对不同水源、不同季节、不同致嗅物质嗅味的饮用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38.
氮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尿素为氮源制备了氮掺杂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TEM像图显示制备的样品的平均粒径在20 nm左右,UV-vis漫反射分析表明氮掺杂使催化剂的吸收带边红移至550 nm的可见光区域),以氙灯为辐照光源,用自制光催化反应器降解甲基橙染料溶液,研究了催化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和环境pH值变化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在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2 g/L、溶液pH值为2.74时,初始浓度为10 mg/L的甲基橙在氙灯光照45 min后降解率达100%;自然光照120 min后降解率为95.4%。  相似文献   
939.
采用加压溶气气浮实验装置处理羟丙甲基纤维素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pH值、混凝剂用量、浮选剂用量和气浮时间对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混凝气浮处理效果影响较大,当pH值为6.0,投加混凝剂硫酸铝钾333mg/L,投加浮选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0mg/L,气浮时间为5min时,CODCr去除率可达82.96%。混凝气浮对羟丙甲基纤维素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40.
废催化剂再生后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催化剂为生产醋酸乙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热处理直接得到ZnO/活性炭。以ZnO/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了吸附水溶液中甲基橙(MO)实验,在优化条件下,实验浓度范围内甲基橙溶液的吸附去除率均高于97%,表明ZnO/活性炭适于吸附甲基橙。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粒子内扩散模型研究ZnO/活性炭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并计算得到动力学参数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两种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实验数据,其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为膜扩散控制,并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准二级速率常数降低,面内扩散速率常数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