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77篇
安全科学   234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994篇
基础理论   245篇
污染及防治   139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1.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智能的废旧塑料分类方法专利申请号:CN201310507509.0公开号:CN103499552A申请日:2013.10.23公开日:2014.01.08申请人:天津工业大学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塑料的快速智能分类方法。具体为先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的红外光谱,得到红外光谱数据矩阵。之后将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包括标准化、主成分分析降维。最后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所采用的样品测试手段无需样品预处理,测样速度快,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对废旧塑料的分类达到100%  相似文献   
912.
正1刊物简介《地球与环境》原名为《地质地球化学》,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季刊。经有关部门批准,《地质地球化学》从2004年起更名为《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为一份综合性地学类核心学术刊物,主要面向广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管理等单位的环境地学方面的科研人员、教学师生,以及分析测试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等。所报道的学科包括环境  相似文献   
913.
文章根据(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对厦门市全市及各个主要地区2007年-2011年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引用指数型白化函数来建立样本值和各灰类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零权重的问题,应用修正聚类权值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在不同级别中的权重,使最后的计算结果更加客观。经评价,厦门全市及各区2007年-2011年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均为二级,厦门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改进的灰色聚类法概念清晰,计算方便,评价结果客观。  相似文献   
914.
采用正交实验与单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混凝工艺去除地表水中甾体雌激素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中的甾体雌激素。pH值、混凝剂投加量、水温等条件对天然雌激素17-β雌二醇、雌三醇、雌激素酮和合成雌激素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去除效果均存在一定影响,弱酸性、低水温条件及适当增加混凝剂投加量均有利于雌激素的去除。当原水中雌激素初始浓度为0.051.0 mg/L时,在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投加量为20 mg/L左右,转速为500 r/min(2 min)+100 r/min(8 min),雌酮、17-β雌二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去除率为65%1.0 mg/L时,在混凝剂三氯化铁(FeCl3)投加量为20 mg/L左右,转速为500 r/min(2 min)+100 r/min(8 min),雌酮、17-β雌二醇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的去除率为65%90%,雌三醇的去除率较低,约15%。  相似文献   
915.
本文针对交通道路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根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就影响类型和范围、生态环境影响和恢复措施等方面总结了该类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16.
目的航空地面电源车战损情况下的功能损伤状态评估。方法以电源车的功能结构层次为基础建立指标体系,应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F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并提出指标灵敏度分析方法。结果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基于FAHP与灰色聚类的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效信息,对电源车功能损伤状态进行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917.
以四川某废弃硫磺矿厂区域为研究区,采集78个土壤样本,测定土壤Cd、Cr、Cu、Ni含量及p H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聚类分析解析污染来源,GIS制图呈现污染空间分布。以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为参考,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样本点位超标率由高到底依次为Cd(84.6%,表层)Cu(53.9%,表层)Ni(51.3%,表层)Cr(32.3%,次表层);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属于中度污染级别;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重金属Cr、Cu、Ni污染来源于矿渣,Cd污染来源尚不明确;GIS制图结果表明污染程度较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侧。本调查评价旨在为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8.
湖南攸县稻米镉(Cd)富集特征及原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攸县大米富镉(Cd)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应用路径分析模型(PA),多元回归分析和K-means聚类方法分析Cd在土壤-稻米系统中的富集特征,潜在风险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攸县稻米Cd平均含量为0.47 mg·kg~(-1),约为国家粮食安全质量标准的2.5倍.稻米Cd富集因子(PUF)服从自然对数分布,变化范围较大.回归分析和PA分析显示土壤pH、土壤Mn和土壤Zn含量为影响PUF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土壤Mn对PUF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稻米Cd的直接作用,土壤pH和土壤Zn对PUF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Cd含量而间接影响稻米Cd含量.K-means聚类分析显示土壤pH=5.6和土壤Mn含量=333 mg·kg-1可作为研究区对生产严重超标Cd米的土壤进行治理的初步调控阈值.  相似文献   
919.
高温堆肥对猪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高温堆肥对猪粪中抗生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对不同堆肥处理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其抗性基因(tetA、tetC、tetG、tetM、tetQ、tetW)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组(10 mg·kg~(-1))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1%、94%、92%,高剂量组(50 mg·kg-1)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去除率分别为60%、62%、71%.在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处理组目标基因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而低剂量组目标基因相对丰度(tetW除外)又普遍高于高剂量组.经堆肥处理后,tetA的相对丰度增加,tetC、tetG、tetM、tetQ、tetW的相对丰度均下降.高温堆肥可以有效去除猪粪中一定浓度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并对四环素类抗性基因也有一定的削减作用.  相似文献   
920.
红树林高位养殖中抗生素氟喹诺酮类(FQs)有较多残留,但目前关于红树植物对抗生素的吸收及器官转运特征鲜有研究.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了广东镇海湾的两种优势红树植物桐花(A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根、枝、叶中4种FQs—氧氟沙星(OFL)、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恩诺沙星(ENR)的含量,用植物器官转移因子(PF)的方法评价了4种FQs在植物体内的转移能力,探讨了植物含脂率(LR)对器官中FQs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红树植物器官中均有4种FQs检出;OFL、NOR、ENR的含量在桐花树中为:枝(6.36~12.23μg·kg~(-1))叶(4.05~10.92μg·kg~(-1))和根(5.01~10.47μg·kg~(-1)),秋茄中为:根(6.27~24.70μg·kg~(-1))叶(5.74~10.98μg·kg~(-1))枝(3.63~7.00μg·kg~(-1)),CIP不符合此规律.4种FQs的根向枝/叶转移因子PFTL/R皆为PFTL/R(桐花树)PFTL/R(秋茄)1,说明桐花树、秋茄根部的FQs均可向地上部分大量转移,且桐花树根部向地上部分转运FQs的能力比秋茄强;桐花树对FQs有吸收及转运作用,秋茄的根则对FQs的吸收作用较强.LR的高低不是4种FQs吸收和转运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