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476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5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b2+ adsorption on the surface of birnessites with different average oxidation states (AOS) of Mn, synthesized under acidic and alkali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adsorbed Pb2+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n AOS in birnessites. The amount of Pb2+ adsorbe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ount of released Mn2+, H+, and K+ (r = 0.9962 > 0.6614, n = 14, α = 0.01). The released Mn2+, H+, and K+ were derived mostly from the corresponding catio...  相似文献   
92.
经过连续几年的灌溉试验可知,应用2.5 g稬-1以下的低矿化水灌溉是安全的,超过此值土壤积盐和碱化明显。灌溉后,土壤中溶质运移受多因素影响。在阳离子分布中,水平方向Na+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大而增多,Ca2+、Mg2+变化不大;土壤剖面上,从表层至60 cm土层,先以Ca2+、Mg2+为主,过渡到Na+、Ca2+、Mg2+共同占优,再发展为以Na+占优。阴离子的分布中,水平方向,随灌溉水矿化度增大HCO3-增多;土壤剖面上,从表向里,先以Cl-或SO42-为主,过渡到C1-、SO42-、HCO3-均分局面,再发展以HCO3-占优。灌溉后土壤pH值在0~20 cm变化不明显,大于20 cm土层有一定增加。土壤中的SAR和ESP均以大于1.5 g稬-1的碱性低矿化水灌溉后增加明显,碱化层由下向上抬升,小麦田碱化速度快于玉米田。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土壤和小麦种子、茎杆中苯达嗪丙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剂量施药条件下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并测定了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的最终残留.苯达嗪丙酯的最低检出限为10ng,在土壤和小麦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kg-1.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7%—103.3%,变异系数为4.3%—16.4%.苯达嗪丙酯的消解动态试验表明:高剂量施药条件下苯达嗪丙酯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5d(北京)和3.1d(石家庄);当按推荐剂量施药时,小麦收获前10d,在土壤、小麦种子和茎杆中,北京和石家庄两地均未检出苯达嗪丙酯.  相似文献   
94.
采用自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碱性果胶酶芽孢杆菌WSH03-09,在小型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碱性果胶酶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定39℃条件下,可获得最高酶活5.39u/mL,各温度条件下的菌体干重相差不多,最终均能达11.5g/L左右;在发酵前期,控制温度41℃时最有利于菌体的生长,而在产物合成期,控制37℃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物合成比速,在此基础上,提出分阶段温度控制策略,采用此温度控制策略进行碱性果胶酶的发酵,碱性果胶酶酶活达5.99u/mL,比采用单一温度下的最大值提高了11%,其它各项指标也有较大提高.图6表1参6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当前国内利用碱性印染废水进行燃煤锅炉烟气湿法脱硫除尘的技术,并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96.
微波密封消解法快速测定CODcr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标准法──重铬酸钾法测定CODCr的缺点是测定时间长,氯离子干扰大。微波密封消解法对此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消解时间短,减轻了二次污染,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等优点,可同标准回流法等效使用。  相似文献   
97.
农药在环境中消解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近年农药环境毒理的研究结果,叙述了农药在环境因素中消解的数学表达式。当前后期农药消解速度不同时,可用C=A·l~(-αt)+B·l~(-βt);当具有吸收和消解双过程时,用C=A·(l~(-αt)-l~(-βt));而最广泛应用的表达式,则是C=C_0·l~(-κt)。  相似文献   
98.
氧化-混凝法处理碱性高砷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碱性高砷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针对常规混凝法除砷的缺点提出了氧化 混凝工艺。结果表明 ,用氧化 混凝工艺除砷效果显著 ,废水经处理后砷含量低于 0 5mg/L ,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氧化 混凝除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pH值为 6— 7,H2 O2 用量为 2 5 % ,氧化时间为 10min ,Fe2 (SO4) 3 用量为 2 5g/L ,PAM用量为 11 2 5mg/L。  相似文献   
99.
对碱性高砷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针对常规混凝法除砷的缺点提出了氧化一混凝工艺。结果表明,用氧化混凝土工艺除砷效果显著,废水经处理后砷含量低于0.5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氧化-混凝除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6-7,H2O2用量为2.5%,氧化时间为10min,Fe2(SO4)3用量为2.5g/L,PAM用量为11.25mg/L。  相似文献   
100.
α碱性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铬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α碱性氧化铁的制备及其对铬的吸附性能作了研究。确定了制备α-碱性氧化铁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条件下所制得的α-碱性氧化铁对铬有良好的吸附性。其饱和吸附量为17mg/g;最佳吸附酸度为PH5-6;溶液中共存的一价,二价阳离子和一价阴离子对铬的吸附基本无影响,而高价阴离子则严重于扰铬的吸附;吸附铬后的α-碱性氧化铁用0.5mol/l硫酸进行洗脱再生,效果良好,再生后的α-碱性氧化铁对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