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0篇
  免费   819篇
  国内免费   1373篇
安全科学   899篇
废物处理   185篇
环保管理   988篇
综合类   8173篇
基础理论   902篇
污染及防治   491篇
评价与监测   2536篇
社会与环境   282篇
灾害及防治   306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563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31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536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358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46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流动注射分析(Flow Injection Analysis,简称FIA)是丹麦学者J Ruzicka和E HHnasen于1975年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分析技术,该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精确度高,节省试剂和样品,操作费用低以及适用性广等特点,因而很快为广大分析工作者所接受.FIA在水质监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其测定项目以金属离子和无机阴离子为主,对水中有机物的流动注射分析报道较少.近年来人们对各类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愈来愈重视.往往要进行连续监测以收集大量的动态资料,用于水质管理.在这方面FIA具有其  相似文献   
222.
报道了利用需氧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干菌及真菌等微生物指标测定大气污染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需氧菌类浓度与有害的大气污染物TSP与SO_2有正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监测了南京地区不同功能区的大气污染,对其环境质量作出空气清洁度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出该城市地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功能的大气采样点,存在着不同程序的污染,市区50%为清洁空气,50%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10%已被严重污染;郊区以清洁空气为主,占88.4%.  相似文献   
223.
224.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5.
张丽 《福建环境》1997,14(6):11-12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监测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环境监测管理现状,提出完善监测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6.
将合肥地区大蜀山的白(Egretta garzetta)卵和组织样品,用原子吸收法时样品中的Pb、Cd等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这2种重金属元素在卵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Cd在卵的内容物中残留量较低。而且这2种重金属污染物在鹭卵不同部分的残留量均有差异;同其他地区类似的研究结果相比,合肥地区鹭卵中重金属残留水平相时较高。  相似文献   
227.
228.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从事环保工作实践,指出了环境监测中影响噪声测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测试误差原因分析,提出背景噪声。反射作用、屏壁作用等校正问题.最后,针对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29.
230.
苏州河干流水质模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廖良  徐祖信  刘东胜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3):136-138,142
对《苏州河水质模型的开发》课题完成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水质模型的选择及其原理、模型研究的内容与开发方法、干流水质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并据此给出了关于苏州河水环境特性的一些参数值,计算的基准时间为1999年夏季苏州河第3次调水试验时期。需要指出的是,苏州河正处于动态的综合整治过程中,模型中有关参数也会随其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