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795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95篇
评价与监测   194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介绍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的混凝投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机构、功能及其核心系统: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子系统和专家子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在实际水厂中的运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SCD系统相比,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实时确定混凝剂投加量,且沉淀池出水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882.
《环境技术》2009,27(5):4-5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委会(以下简称环标委)六届二次工作年会暨标准审查会于2009年8月17日~20日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共29位委员、代表和标准起草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883.
煤自燃倾向性测试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自加热和自燃现象是煤暴露在空气中经历氧化反应表现出的特性,是煤开采、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导致火灾事故的上要原因.对研究煤与氧气相瓦作用效果的方法和随之产生的煤自燃倾向性测定方法进行了概述,包括发展历史、测定参数和操作要点.不仅介绍了3种传统技术,即"氧吸附"法、交叉点温度法(CPT)和绝热量热计法,还以基丁DTA/DSC的测试方法,篮热法和陈氏方法为重点,探讨了近几十年开发和应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通过对不同测试方法功能的比较和分析,阐明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84.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获悉,一批涉及废旧产品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国家标准正在加紧制定。  相似文献   
885.
混凝土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后损失的分析,突显了混凝土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震后现存建筑物抗震能力鉴定的基本规定与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规定、规程及国内外具体应用,及抗震鉴定与加固的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6.
以硫酸亚铁盐为底物,培养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主要菌种的土著沥滤微生物,采用批式方法对湘江长沙段底泥进行微生物沥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底物投加量与底泥固体浓度比(Sd/Sc)为1.5时已能满足底泥的微生物沥浸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底泥固体浓度为13%、底物投加量为19.5 g/L、沥浸时间为6 d时,底泥中超标重金属Cd、Zn和Cu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3.1%、75.3%和61.2%;沥浸后底泥中大部分重金属以残渣态存在,且含量低于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其中硫化物有机结合态Cu浸出较Zn、Cd需更低的pH,且Cu以间接机理浸出为主;以Fe2+为底物的沥浸体系中,黄铁矾的重吸附或共沉淀是沥浸实验后期重金属浸出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87.
卧螺离心机在城市湖泊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W780X3200Y型卧螺离心机在城市湖泊污泥脱水中的工程应用情况,分析了絮凝剂(PAM)、差转速、处理量、污泥质量浓度等参数对污泥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絮凝剂可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效果,提高运行稳定性;降低差转速、增加处理量、增大污泥质量浓度均能降低固渣含水率,但也将增加余水含固率,降低固相回收率;LW780X3200Y型卧螺离心机最佳运行工况为:转速2 100 r/min,差转速13 r/min,污泥质量浓度10%,处理量63 m3/h,加药量5.6 m3/h.  相似文献   
888.
考虑到突发性水污染中有毒有机物的高频现率,选用苯酚为有毒有机物代表,通过模拟突发苯酚污染的情况,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对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效果,并且分析了工程中实际环境因素如空床接触时间(EBCT)、pH值对该应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突发性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中,0.6 mg/L的臭氧可将初始苯酚浓度5倍于达标浓度的进水处理至饮用水达标浓度,即低于0.002 mg/L,15.3 min的空床接触时间是判定其是否为该应急过程的关键因素的分界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应急效果,可适当提高进水pH值.  相似文献   
889.
正该专利涉及一种提高臭氧氧化效率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为一种立式、两段式臭氧氧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预氧化和催化臭氧氧化工段,预氧化工段中装填普通填料,催化臭氧氧化工段中装填专用催化剂,催化剂根据废水中有机物的类型进行选择。臭氧采用多点式投加,根据各工段氧化出水中有机物处理效果调节臭氧投加量。解决了现有臭氧氧化技术中氧化效果不稳定、臭氧消耗量大的问  相似文献   
890.
将底泥有机物原地稳定化处理技术中药剂投加法和帽封法结合,研究以煤渣为帽封材料,苏州河底泥中分别投加零价铁(Fe0)及硝酸钙的实验里各体系上覆水体及底泥的pH、氧化还原电位(Eh)、有机含量在60 d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煤渣帽封下,底泥中投加Fe0或硝酸钙后上覆水体pH均在8左右,Eh呈下降趋势,投加Fe0后对上覆水体COD的影响较硝酸钙小,但均不会对上覆水体水质产生持久、较大的影响。从底泥有机质的去除率上来看,Fe0-煤渣帽封体系在反应周期里有机质的去除率约55%,而硝酸钙-煤渣帽封体系底泥有机质的去除率在27%左右。以Fe0-煤渣帽封材料复合体系运用在底泥原地稳定化帽封技术中降解有机物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