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19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39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31.
中国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宁  杨肖  陈彤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9):4444-4456
在2005~2018年中国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综合发展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西部水-能源-粮食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水资源和能源子系统在2011年后长期滞后于粮食子系统,成为西部地区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2)2005~2018年,中国西部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度从勉强耦合协调进入初级耦合协调阶段,且耦合协调度呈现“南高北低”的时空特征.(3)居民消费水平和人口规模对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影响,对重庆、云南等西南地区具有负向影响,影响程度在地理空间上均呈现出“北正南负”的空间特征;地方财政环保投入的影响程度从北到南逐渐增大,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的系统耦合协调度受该因素的影响最大;R&D投入强度对系统耦合协调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影响程度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多资源系统联合发展视角下的区域资源管理方式,减少对有限资源间的依赖性,改善人口规模及环保科技投入等因素,构建具有西部区域特色、体现资源优势、富有竞争力的水-能源-粮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32.
铁水联运是我国粮食物流的主体运输方式,其网络面向突发事件的抗毁能力是网络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而网络中各节点城市的重要度存在差异,不同的节点失效,会影响网络系统结构和性能,导致不同的网络抗毁性。在统计和分析粮食物流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城市为节点,并以铁路或水路为边,以城市间的粮食物流联系强度为边权建立了我国的粮食铁水联运网络模型。通过Gephi和MATLAB工具分析网络的节点度、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等复杂特性,建立了综合的抗毁性测度指标。结合节点城市的粮食产能、农业经济、货运能力等属性以及拓扑结构特性,构建邻接信息熵模型衡量节点重要度,完成节点体系的层级划分。研究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式下网络抗毁性测度的变化,针对指标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粮食铁水联运网络整体呈现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节点体系的层级网络中,一级节点枢纽作用最强,尤其是广州、上海、重庆等关键节点“沿线”和“沿水”特征明显,需重点维系和保护;二级节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包含大量东部地区交通枢纽城市和各个粮食主产地,“沿线特征”明显;目前,三级节点中,成都、贵阳、昆明等西南...  相似文献   
933.
准确把握粮食安全与耕地利用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和时空分异特征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测度耕地利用强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heil系数分析了2002—2019年中国三大粮食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与耕地利用强度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2002—2019年间,粮食主产区的口粮与饲料粮生产能力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在研究期间内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三大粮食产区的口粮及饲料粮生产能力与耕地利用强度的耦合协调度表现为稳定增长态势,但各省之间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且组内差异均高于组间差异。因此,本文认为对不同粮食产区采取差异化的支持政策、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和建立粮食生产互助模式是现阶段粮食生产能力和耕地利用强度之间的耦合协调性提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