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85篇 |
免费 | 1238篇 |
国内免费 | 193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48篇 |
废物处理 | 327篇 |
环保管理 | 1636篇 |
综合类 | 10176篇 |
基础理论 | 1383篇 |
污染及防治 | 806篇 |
评价与监测 | 893篇 |
社会与环境 | 768篇 |
灾害及防治 | 10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5篇 |
2023年 | 673篇 |
2022年 | 782篇 |
2021年 | 875篇 |
2020年 | 584篇 |
2019年 | 616篇 |
2018年 | 451篇 |
2017年 | 584篇 |
2016年 | 664篇 |
2015年 | 815篇 |
2014年 | 1516篇 |
2013年 | 914篇 |
2012年 | 1048篇 |
2011年 | 1085篇 |
2010年 | 873篇 |
2009年 | 935篇 |
2008年 | 1302篇 |
2007年 | 1197篇 |
2006年 | 953篇 |
2005年 | 893篇 |
2004年 | 653篇 |
2003年 | 556篇 |
2002年 | 584篇 |
2001年 | 480篇 |
2000年 | 390篇 |
1999年 | 452篇 |
1998年 | 351篇 |
1997年 | 325篇 |
1996年 | 278篇 |
1995年 | 330篇 |
1994年 | 272篇 |
1993年 | 168篇 |
1992年 | 132篇 |
1991年 | 163篇 |
1990年 | 139篇 |
1989年 | 7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研究点与村落中心间的距离作为人为干扰强度的划分指标,把村落按重度人为干扰、中度人为干扰和轻度人为干扰3个等级分为中心区、过渡区和基质区,分析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与村级景观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强,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相应增大,在中度人为干扰强度区,上述3种指数均最大,但优势度指数最小。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景观类型的分形维数减小,斑块的相似性增强。 相似文献
72.
73.
主要讨论2个问题:(1)液化判别问题,包括液化的初步判别条件,不同条件下的液化判别方法和液化判别可靠性的评价方法。(2)液化势分析的概率方法,包括已知地震动下的液化概率分析方法,以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为基础,以地震烈度或地面峰值加速度为指标的液化危险性分析方法、液化危险性的模糊随机概率方法和综合概率判别方法。对不同的已知条件总可从中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以双层柱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对AN SY 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任意跨度双层柱面网壳的自动建模、加载、施加约束及求解。借此平台对柱面网壳结构进行模态和地震反应分析。首先,分析了结构自振特性随几何参数变化的特点,研究了结构的基频随矢跨比和网壳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矢跨比在1/3.6~1/5该范围内,结构的整体刚度较大;网壳厚度在1.8~2.1 m时,网壳整体刚度较大;对于矢跨比一定的网壳,随着厚度的增加,杆件的动内力大多增加,横向弦杆的二维与单维动内力比值有所增加,而纵向弦杆的二维与单维动内力则变化不大。然后,对网壳进行不同几何参数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给出了最大节点位移和最大杆件轴应力随几何参数变化的时程响应曲线,揭示了这类网壳的地震反应特点。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强烈地震造成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弹性工作阶段到构件开裂直至倒塌破坏的全过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真实倒塌过程吻合较好。证明了框架结构底层抗震能力薄弱,由梁柱连接部位的剪切破坏引起的节点区混凝土碎裂是导致结构倒塌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通过合理选取计算参数和计算模型,可以成功地再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倒塌破坏的全过程,从而发现其在强震作用下的薄弱环节,为揭示框架结构倒塌破坏机理以及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78.
垮梁子滑坡位于川中地区仓山背斜北西翼,属于特大型岩质平推式滑坡,分析该滑坡坡体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成因尤为重要。调查统计了垮梁子滑坡及周边区域岩体节理和构造变形破裂的发育特征,以垮梁子滑坡所在的条形山脊作为模拟对象,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模拟了新构造运动中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斜坡形成卸荷过程对节理的改造作用。结果表明:(1)垮梁子滑坡及周边区域岩体内主要发育2组优势共轭节理,对应两期不同方向的构造挤压作用,其中第一期构造作用为NW-SE向挤压,形成了第一组共轭节理J1、J2,第二期构造作用为近NNW-SSE向挤压,形成了第二组共轭节理J3、J4,且第一组共轭节理中的J1节理在第二期构造作用下从剪节理改造为张节理;(2)通过分析喜马拉雅期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形迹的演化后认为,第一期构造处于喜马拉雅中期(渐新世—中新世),第二期构造处于喜马拉雅中晚期(上新世期间),通过滑坡及周边区域水系反演新构造应力场得到的主应力方向与第二期构造接近;(3)斜坡形成后在表面出现大量裂隙,其分布范围与垮梁子滑坡边界大致相同,山脊部位内部形成垂向张裂隙发育带,与拉陷槽发育范围接近,说明斜坡在形成初期其结... 相似文献
79.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确定截至2022年8月16日发表的研究关键数据,提取相关文献中帕金森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液和脑脊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使用STATA 12软件,并结合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评估以血液(血清、血浆、全血)和脑脊液为代表的人体体液样本中铅、铬、锰元素含量水平与帕金森症患病风险或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性别、年龄及病程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对照组相比,帕金森症患者血清、血浆中铅、铬元素含量显著更高,而患者脑脊液中锰元素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将血液与脑脊液样本合并分析发现,帕金森症患者体液中铬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患者体液中铅和锰元素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可见,在以血液和脑脊液为代表的人体体液中,帕金森症患者体液中铅、锰元素含量与健康对照人群无明显差异,但患者体液中铬元素含量更高,特别是在血清、血浆中,说明暴露于铬污染与帕金森症患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独立保护层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不符合有效性和独立性的保护层对于事故防范具有积极作用不能被忽视。通过改进保护层失效频率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保护层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通用性。利用LOPA改进方法对真空电弧凝壳炉冷却水失效引起的爆炸风险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保护层分析方法比改进前事故场景发生频率降低1~2个数量级,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基于风险等级,提出了增加安全仪表功能,进一步降低事故场景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