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18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01.
中亚热带红壤丘陵集水区不同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桃源县3个地貌完整且地理条件基本一致的集水区为代表,设置耕地集约型、土地半集约型和土地全面集约型3种垦殖模式。11年的定位观测与研究表明:(1)3种模式耕地的产、投水平基本相同,但非耕地的产、投差异甚大,形成了显著不同的土壤肥力演变特点、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即土地集约经营的集水区,土壤侵蚀模数已接近或低于土壤允许流失值(500 t/km\+2·a),土壤有机质、N等的养分含量稳步提高(增幅>10%),坡地和旱地的土壤贮水量在少雨季节增加20%以上,农作物大幅增产(增幅>20%),林、果、茶、鱼等的产量以及土地生产率成倍增长;(2)不同垦殖模式代表了红壤丘陵集水区开发利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即集水区的开发利用将由耕地集约型向土地半集约型、土地全面集约型方向发展,发展进程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主导产业或项目的生产要素容量大小、比较利益高低以及科技进步推动等的作用机制;(3)集水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是水面 >坡地 >旱地 > 稻田,合理开发与利用非耕地土地资源的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202.
203.
长江南岸丘陵区在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区的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该区的自然特征及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持续发展的对策(1)开发利用荒山荒地,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2)发展经济林,发挥丘陵坡地优势(3)巩固已有的林、果、茶生产基地,创建经济作物基地并向产业化发展;(4)加强丘陵坡地的生态改造与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4.
红壤处理厦门龙舟池海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龙舟池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以富含铁、铝氧化物的红壤为材料,研究了红壤对水体中磷、氮的吸附特征,并利用该红壤进行了去除龙舟池海水中磷、氮的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红壤对磷、氮的吸附效果较好;红壤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其最大吸附量达163.9mg/kg;对低浓度下氨氮的吸附符合Henry线性等温吸附方程;当水土比为50:1、振荡时间为45min和pH值近中性时对海水中磷、氮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5.
2种不同模块化填料组合的多级土壤渗滤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才捷  朱擎  吴为中  李超  高航 《环境科学》2009,30(6):1860-1866
以滇池入湖河流污水为对象,研究了2种不同模块化填料组合的多级土壤渗滤系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各系统都具有较好的COD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均在50%以上.沸石陶结系统无论曝气与否,均具有高NH+4-N去除能力,出水浓度<1 mg/L.陶粒红壤MSL系统在8∶1的气水比下,具有良好的氨氮去除能力,平均去除率为84%;在非曝气条件下氨氮去除能力相对低一些,在40%以下.非曝气沸石陶结系统TN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在68%以上,最高达到98%.其他3个系统在不同工况下TN去除效果差别较大.4个系统TP平均去除率在30%~90%之间,不同工况下去除效果不同.高污染负荷下,沸石陶结系统(M1、M2)的磷去除能力较强,稳定状态下平均去除率均在80%以上.通过分析系统沿程氮转化效率,探讨了各系统的氮去除机制.  相似文献   
206.
何伟  韩诚  钟文辉  林先贵 《环境科学》2011,32(10):3045-3052
将汞诱导型启动子PmerT和其调控基因merR与egfp基因融合构建发光报告基因系统.通过mini-Tn5系统把merR-egfp插入到Pseudomonas putida染色体DNA上,构建成为在Hg2+诱导下能特异性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工程菌,并将其应用于检测江西红壤中汞污染.当土壤中汞含量在0.04~50 mg.k...  相似文献   
207.
泰安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用地整理过程中,由于移动了耕层土壤,所以土壤剖面变异和表层土壤养分不均匀的现象普遍存在,重构土壤的质量状况及其变化成为决定土地整理成败的关键.以泰安市丘陵区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土地整理后1 a、2 a和4 a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特性.采样点利用GPS定位,在每个土地整理项目区以及相应对照样点地块采样,并对所采120份土样进行土壤养分分析;根据所测数据,对各土壤养分进行时空变异分析,其中空间变异主要通过变异系数说明,时间变异分析则引入了养分指数的概念.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具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其中有机质、速效K和有效P的变异系数随着整理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有机质、速效K和碱解N在土壤中的质量比则随整理时间的增长与相应对照值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08.
海泡石对镉污染红壤的钝化修复效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海泡石对土壤pH值,镉(Cd)有效态含量以及对菠菜的生物量与品质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5、2.5和5mg.kg-1Cd污染土壤中,投加海泡石显著地提高土壤pH值(p<0.05).土壤有效态Cd含量则随海泡石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与未投加海泡石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11.0%~44.4%、7.3%~23.0%和4.1%~17.0%.施加海泡石缓解了Cd对菠菜的胁迫效应,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有所增加,然而海泡石处理显著抑制了菠菜对Cd的吸收,其地上部Cd含量(干重)分别比对照处理下降了78.6%~300.4%、44.6%~169.0%和18.1%~89.3%.在Cd含量为1.25mg.kg-1的土壤中,当海泡石投加量≥1%时,菠菜可食部Cd含量(鲜重)低于0.2mg.kg-1(FW)(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Cd含量阈值,GB2762—2005);而在2.5和5mg.kg-1Cd污染土壤中,当海泡石投加量达到5%时,菠菜可食部Cd含量才满足污染物预防品种的Cd含量标准,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209.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赤红壤、砖红壤中矿物油对水稻、花生的生理生态影响和矿物油在土壤中的净化。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油对第一季水稻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对第二季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矿物油对花生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对其起抑制作用;收获后,水稻各部分及水稻土,花生根及花生土油残留均与投油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油在作物根部最易积累;种植两季水稻后,油在赤红壤、砖红壤中的净化率分别为80%以上和50%左右。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确定了赤红壤、砖红壤的矿物油临界含量分别为270.90mg/kg和318.92mg/kg。   相似文献   
210.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和微机控制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稻田土壤有机酸含量和甲烷排放率,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实验小区,土壤有机酸含量随变化趋势一致,而甲烷放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则不尽一致,各小区土壤有机酸含量与甲烷排放率的相关性为全有机肥小区〉常规肥小区〉全化肥小区〉沼渣肥小区。在不同灌水实验小区,土壤有机酸含量与时间变化呈一致趋势,甲烷排放率随时间变化,除定常湿润小区外,也呈一致性趋势。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