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544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138篇
综合类   1010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26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活性污泥系统处理苯酚废水的生物强化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性能测定观察到,菌株Candidasp.对苯酚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因此选取来作为生物强化试验的模式菌株.通过不同接种量、不同苯酚初始浓度的比较实验,发现随着菌体加入量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统获得的生物强化效果逐渐增强,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统的生物强化效果逐渐减弱,同时通过20d的长期实验发现,强化效果没有随时间减弱,而且比单独活性污泥系统经过20d驯化所得的降解能力高60%.图4参7  相似文献   
922.
根际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的构建及其对蒽污染土壤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黄麻土生根际优势菌Tu-1B分别与葸高效降解菌An-2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7-50进行原生质体电融合,得到两株具有荧光标记的融合子Tu-An和Tu-P.将二融合子接种于植物根际土壤,构建根际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在40d时该系统的最大降解率为96%.对根际土壤中的Tu-An融合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融合子在根际能稳定旺盛生长.图3表4参18  相似文献   
923.
外源降解菌对黄麻根区净化能力的生物强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原生质体电融合得到经EGFP标记的外源细菌(蒽高效降解菌An和表面活性剂产生菌P)与黄麻根际优势菌融合的2株融合子Tu-An与融合子Tu-P,然后将两种融合子以及出发菌株分别定殖到播种了黄麻(Corchoruscapsulari)的蒽污染土壤中,对不同污染物浓度下的细菌定殖、植物生长及蒽降解做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初始接种量下,融合子的定殖数量明显高于出发菌株;在两种融合子共存的条件下,定殖数量也略高于单一融合子的定殖数量.在接种外源菌的土壤中,植物获得了更好的生长条件,得以良好生长;而没有投加降解菌的组别中,黄麻的生长明显受到了较严重的抑制.投加外源降解菌可以促进生物降解,达到生物强化的目的.实验研究说明,把外源降解菌投加到污染土壤中进行生物强化修复是可行的.图3表2参20  相似文献   
924.
核桃壳过滤器与超滤对宁化排水的除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桃壳过滤器与超滤组合工艺的中试装置处理宁夏石化总排放水,考察了该工艺对石化废水中油分的处理效果,并且使用模拟废水考察了该工艺对油污染负荷的抗冲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核桃壳过滤器与超滤组合工艺对石化总排水中油以及油类造成的COD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并且具备一定的抗污染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925.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强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一些强化措施,如使用表面活性剂,添加营养物质和提供共代谢底物等,可显著提高PAHs降解速度和程度,为生物修复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前提。在分析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26.
电控膜生物反应器(Electrical membrane bioreactor,eMBR)在膜生物反应器中引入电极反应、电场效应,将膜分离技术、微生物降解以及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有机结合,提升出水水质、减缓膜污染、强化产生物气,对构建"碳中和"型污水处理技术模式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近年来,膜材料科学和反应器设计不断发展,推动eMBR技术进步,在强化污染物去除、电化学控制膜污染和微生物电化学响应原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eMBR的研究出现新态势:注重导电膜/膜电极材料研制与应用、回收污水中资源与能源、短流程-无药剂的反应器构造和工艺设计.本文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eMBR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功能,重点关注膜污染电控原理以及微生物的电场响应机制,并展望了eMBR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电驱动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927.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过滤微污染水质的效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步探讨微污染水质对过滤失效的影响及致因,并对高锰酸钾复合药剂(CP)强化过滤微污染水质效能进行研究,试图提出水体污染条件下强化处理的概念。在不同污染水质条件下进行了生产性试验,采用多种常规和强化处理工艺对比的方法研究CP对微污染水质强化过滤的效能。研究中发现:CP强化过滤对微污染水中色度、浊度、藻类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理想,优于预氯化工艺等工艺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28.
概述了超滤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在造纸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9.
930.
硅藻土混凝剂在污染河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改性硅藻土为混疑剂,对具有不同污染特征的苏州河各支流污染水体进行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混疑剂的最佳投药量随原水水质的不同而不同;硅藻土对C0Dcr和P有较高的去除效率,而对NH3-N的去除率不高;不同污染河水水质对硅藻土的混疑效果有比较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在混疑剂的最佳投药量条件下,C0Dcr去除量与原水CODcr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