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异养甲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摄食者,在海洋碳循环和营养再生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选择异养甲藻的代表物种—海洋尖尾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喂食单种食物和混合食物,分析食物粒径和种类对异养甲藻摄食率、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尖尾藻摄食的食物种类多样性高,隶属于穗鞭藻、定鞭藻、绿藻、硅藻和褐藻等门类的7种藻种均可被其摄食。海洋尖尾藻的摄食明显依赖于食物颗粒的体积,粒径显著影响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生长率和细胞体积。能够被海洋尖尾藻摄食的浮游植物粒径范围在为2~128 μm,但是海洋尖尾藻对粒径为7.4~13 μm的土生杜氏藻、赤潮异弯藻和威氏海链藻的摄食率最高,并且摄食后生长速率和细胞体积最大。粒径为2~4.5 μm的抑食金球藻、赫氏颗石藻、球形棕囊藻单细胞和粒径为128 μm的布氏双尾藻显著降低了海洋尖尾藻的摄食率。当存在其他食物可供选择摄食时,海洋尖尾藻不再摄食布氏双尾藻。由于摄食行为的粒径选择性,异养甲藻可能对浮游植物的粒径结构和种群动态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为了改进现有反映单种群增长的Logistic(逻辑斯特)模型,使其能更好地对水动力影响下藻类的种群动态关系进行表征,进而验证水力剪切作用引起的营养盐混合和均化作用对藻类生长的影响,采用恒温(25℃)和恒定光照(4 000 lx,光暗比12 h:12 h)的培养试验,对水华中常见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在水力剪切条件下的种群动态增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于静止条件,不同的水力剪切(100、200、300和400 r/min)作用均促进了四尾栅藻的增长,并且均存在最大Chla浓度.②结合藻类种群动态增长的Logistic模型和传质理论,构建了水力剪切效应下单藻种的种群动态增长模型(R2>0.95).模型结果显示,水力剪切作用是藻类最大生物量的控制因素.在空间有限的富营养条件下,Chla浓度在体积平均流速为0.101 m/s(200 r/min)条件下的最大生物量为15 328.2 μg/L,是静止条件的1.75倍,大于其他水力剪切条件,与试验结果吻合,传质系数(kc)对四尾栅藻最大生物量的促进系数(kM)为945.1.③水力剪切主要通过改变藻细胞层流边界层以外环境的营养物质浓度分布,从而对藻类的种群规模产生影响.④水力剪切效应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加,在不产生藻类的机械损伤的范围内,藻类种群会达到一个稳定期.研究显示,理论上解释了水力剪切效应对四尾栅藻动态增长的影响机制,实现了水力剪切作用和营养盐通量共同影响四尾栅藻种群增长关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73.
文章研究了用盐酸一步法浸出氰化尾渣中金、铁、铅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浸取反应优化工艺条件为:在沸腾状态下回流,盐酸起始浓度9.8 mol/L,盐酸过量系数1.6,反应时间1.5 h。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金、铁、铅的浸出率分别为89.32%、93.45%、99.97%,浸出渣主要物相为硅化合物等,实现了有价金属与硅化合物的分离。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大量三价铁离子存在时,盐酸浸出金的可行性,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金的浸出率越高,因此,浸出反应在沸腾状态下进行回流。实验证明,一步法浸取氰化尾渣中金、铅、铁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4.
基于降低温室效应的航空器运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航空器运行对环境造成温室效应的两个主要因素—CO_2和凝结尾为研究对象,通过绝对全球温变潜势(AGTP)建立科学统一的衡量标准,将CO_2和凝结尾对环境的影响转换为全球地表温度的改变,为降低温室效应提供依据。最后结合典型高空的探空资料对实际增温进行计算,对比分析25、50、100年时间水平下CO_2和凝结尾对全球地表温度造成的影响,为航空器降低温室效应提供飞行高度指导。  相似文献   
75.
基于热重分析试验和固定床热解试验,研究了升温速率和温度对高矿物质含量的炼焦煤尾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尾煤热解过程可分为室温~400℃、400~600℃及600~950℃3个阶段.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拟合计算了尾煤热解的动力学参数,表明炼焦煤尾煤热解反应过程可以用3个二级反应进行描述,其热解反应活化能介于22.6~66.2 kJ/mol.固定床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尾煤挥发分的析出有重要影响,高温有利于尾煤中高分子有机组成裂解和挥发分析出,最终决定了尾煤的热解反应进程.600℃前气体缓慢析出,之后,随温度升高,气体产量和热值增加显著,H2和CO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H4和CO2先增加后减少.H2在600℃前析出缓慢,600℃后大量析出,在900℃左右达到最大析出量,贯穿整个反应过程.CO在900℃左右达到最大析出量;CH4和CO2在800℃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终温950℃时,30 g尾煤热解产气4 300 mL,H2产量1 722mL;焦煤产气7 950 mL,H2产量2 716 mL.尾煤热解富H2体产量达焦煤热解气产量的54%,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共和县孤山铁矿矿石的矿物组合光片签定,矿物成分、矿物粒度的分析,尾矿沉降试验,尾液分析,为铁矿石选矿及尾液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钢渣综合利用最佳磁选工艺流程,根据钢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表观形貌特征,探讨了钢渣粒级对磁选产率的影响,在磨矿粒度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磁选实验,分析了磁选所得各组分的用途。结果表明,在相同磁场强度下,钢渣粒级越小,精矿产率越少,需对细颗粒钢渣进行磨矿使单体解离,以提高其磁性;-70 mm钢渣可直接采用干式磁选抛尾技术分离得到铁产品;磁选所得铁精矿可作为烧结的熔剂;尾矿再选的精矿可进入精选过程,有利于含铁组分的回收;尾矿含铝、硅较多,可作为地聚物。  相似文献   
78.
79.
2014年,吉煤集团珲春矿业公司板石煤矿开展了以"安全、贡献、出勤、威信"为标准的"勤奋板石人"的大型评比活动,在采、掘区队各评选出10名采掘工人的典型。这些典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是无数勤奋工作的板石矿工的缩影。勤奋好学卜文龙关键时刻冲在前卜文龙,27岁,2012年毕业于珲春矿业集团技工学校采煤专业,同年末到板石煤矿从事采煤工作,经过年的磨2练,已成长为采煤队小班的一名班长。  相似文献   
80.
你已了解到正在变化的北极地区气候情况,但你对正在收缩的北冰洋洋面下可供可开发的能源实际情况了解有多少?1问:在2012年9月,北冰洋海平面的面积发生了破纪录的下供开降,它与1979至2000年之间的海洋平均面积相比差了多少?A.<10%4问B.<30%C.<50%D.<70%答:C.缩小了约50%。根据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979至2000年之间北冰洋平均面积约为700万平方公里。2012年9月根据卫星光测资料,北冰洋的面积约为360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