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3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837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108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1600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280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系物检测与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哈尔滨市装饰装修竣工一年内的60户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空气甲醛超标64.1%,苯超标54.1%,甲苯超标35.6%,二甲苯超标30.6%.采用臭氧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药剂法三种方法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和苯进行净化效果实验研究,评价其净化效果,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82.
针对厦门"金砖会晤"空气质量保障活动,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10日—9月10日的O3、NO2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气象因子等在线观测数据,开展人为减排、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对东南沿海城市大气O3污染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厦门大气O3-8 h平均浓度为(110.0±40.6)μg·m-3.与管控前相比,无台风影响的管控I期的O3-8 h浓度上升了19.9 μg·m-3,而管控II期的O3-8 h浓度下降了27.9 μg·m-3.对于管控I期和II期,台风影响下O3-8 h浓度较无台风时段分别下降85.2 μg·m-3和8.9 μg·m-3.在排放控制和台风的共同作用下,峰会期间厦门大气O3浓度的日变化显现出"削峰填谷"的特征.另外,与管控I期相比,管控II期O3前体物VOCs浓度显著下降,其臭氧生成潜势(OFP)下降了44.6%.总之,运用区域联防联控策略,对臭氧前体物(NOx和VOCs)实施针对性减排,可有效地降低沿海城市大气O3日间最高浓度.  相似文献   
83.
实验研究发现,在碱性环境中臭氧破解污泥的效果下降;将污泥pH调至11,24 h后,MLSS减少率=38.3%、MLVSS减少率=45.1%;通入臭氧18 min后,MLSS减少率=18.3%、MLVSS减少率=27.2%;污泥减量过程中pH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4.
张建磊  乐群  束炯 《环境科技》2007,20(3):43-45
将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试用于臭氧浓度时间序列预测.首先利用臭氧浓度时间序列资料重构了该混沌动力系统的相空间,然后沿着系统演化的相轨道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臭氧浓度短时预测模型,并用上海市淀山湖站的臭氧观测资料做了提前1~8 h和提前24 h预报试验,结果显示这一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臭氧浓度演化轨迹,提前1~8 h的预测精度均超过90%,提前24 h预报精度亦都在68%以上,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
臭氧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制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O3毒理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参考国际权威机构制订的O3健康基准和国外相关标准,在考虑O3室内污染特点和我国目前污染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推荐值。  相似文献   
86.
人工神经元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和研究中的难点,引入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理论和思想,提出了水处理系统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基于BP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的模型,具体地考察了人工神经元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使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迈向智能化和控制化.  相似文献   
87.
大气臭氧层是世界环境问题热点之一。首先概括介绍了目前有关大气平流层臭氧耗竭机制的若干假说,然后对这些假说理论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8.
漆文光  陆少鸣 《四川环境》2006,25(3):18-21,49
本文通过分析饮用水深度处理中试工艺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中试工艺中,臭氧具有很好的氧化、杀藻和消毒的作用;并且两级臭氧氧化分别对常规处理单元和颗粒活性炭去除污染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以黄浦江水源水厂的滤后水为试验对象,进行饮用水O3-BAC深度处理工艺影响因素的中试研完。针对进水水质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3mg/L左右,空床停留时间为15min左右。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0.
试验工艺流程的方案选定,充分吸收了各炼油厂进行的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功试验经验,以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单元为基础,提出了以混凝气浮与臭氧生物活性炭串联工艺为核心的总体工艺流程,以降低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因此,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试验研究,必将为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