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836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108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1601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283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近地面臭氧(O3)浓度及气象等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3污染特征,并提出重点管控区域和管控时段。结果表明,2019—2021年基本反映了内蒙古自治区的O3浓度现状,这3年12个盟市的O3质量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160μg/m3),空间分布上呈西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的特点。O3防治典型区乌海及周边地区、河套灌区、“一湖两海”应进行重点管控,重点管控时段应为5—8月。以包头市为例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和机动车尾气是O3污染的重要原因,温度大于25℃且风速小于5 m/s时温度和风速增大易促进O3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92.
珠三角秋季臭氧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秋季是珠三角臭氧污染最严重的季节,选取2004年秋季珠三角典型臭氧污染过程,运用臭氧来源解析技术等分析手段,研究珠三角臭氧污染特性,分析并量化各排放源区各类源对受体点的臭氧贡献。结果表明,东莞市对珠江口地区的臭氧峰值有重大贡献,下午2-3点东莞市前体物的臭氧贡献最大可达40ppb;而广州市区的前体物排放主要影响顺德区和南海区。在珠三角,排放源区一般对下风向40km范围内的地区臭氧贡献最大。秋季大多数情况下珠三角西部(江门东湖)臭氧受中部主要排放源区臭氧前体物排放与输送的影响很大,广州和佛山地区对江门东湖的臭氧峰值贡献达50ppb左右。交通尾气排放对珠三角各受体点的臭氧贡献最大,交通源对重污染区受体点臭氧的贡献最高可达40ppb~50ppb。  相似文献   
993.
苯胺黑药(学名:二苯胺基二硫代磷酸)是一种良好的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捕收剂,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研究臭氧氧化苯胺黑药的条件和氧化反应的动力学,选用臭氧作为氧化剂,对苯胺黑药浓度和模拟废水的CO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5 g/h的臭氧氧化20 min后,初始浓度50、75和150 mg/L的苯胺黑药模拟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56%、59%和76%,苯胺黑药浓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99%和88%,反应后废水p H变为强酸性(4)。对应的氧化反应动力学表观一级速率常数k为-0.372 s-1、-0.331 s-1和-0.259 s-1;R2为0.9926、0.9949和0.9903。探讨了臭氧氧化苯胺黑药前后p H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4.
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氰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氰化物,采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案,应用响应曲面法讨论了O3的投加量、催化剂加入量以及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去除率影响,从而优化了总氰去除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O3投加量、催化剂用量和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的去除率影响极为显著;回归分析和验证试验表明,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合理可行;O3投加量为84.35 mg/L、催化剂用量为120 mg/L、p H值为9.26、总氰去除率为91.38%,此时溶液中残留的总氰浓度为0.884 mg/L,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95.
光催化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催化臭氧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对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功效。文中分析了UV/O3/Fe2+、UV/O3/Fe3+和UV/O3/H2O2体系的反应机理,介绍了光催化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光催化臭氧氧化法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6.
臭氧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含臭氧的气体通入模拟苯酚废水,其反应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控制,比如各种反应物的投加量、投加方式、以及溶液的环境因素,如溶液pH、温度和影响反应(加速或促进)的物质存在等。文中通过实验评估各影响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可为苯酚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以比臭氧消耗量为基础讨论出水水质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比臭氧消耗量为6.5 mg/mg 时,出水的吸光度在400 nm处减少90%以上,在254 nm处减少85%以上;出水的溶解性有机碳质量浓度为11.23 mg/L、COD为16.3 mg/L;臭氧分子直接氧化对降低色度和去除有机物起到一定作用,采用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8.
服装热湿舒适性能评价方法综述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主观和客观评价,物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评价,以及各种具体的评价方法,但是一直没有对这些方法进行全面汇总研究.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目的,对于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研究中所用到的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性逐一分析,最后对全面评价服装热湿舒适性能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9.
论述了袋除尘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以清灰方式对袋式除尘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几种类型袋式除尘器的优缺点;指出电袋复合除尘器是特定背景下的阶段性产物,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滤袋使用寿命会产生不利影响;强调了建立合理的烟气流场是袋式除尘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模拟苯酚废水,考察了废水pH以及HCO3-、CO32-、HPO42-、H2PO4-和叔丁醇等·OH抑制剂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苯酚降解率随废水pH的增大而增大;当废水pH=11时,降解25 min后苯酚降解率达到99.55%,比废水pH=5时提高了50.12百分点;CO32-和H2PO4-对·OH的抑制作用分别强于HCO3-和HPO42-;当叔丁醇质量浓度由0增至50 mg/L时,苯酚降解率由99.55%降至69.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