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7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605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83篇
综合类   1421篇
基础理论   627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285篇
灾害及防治   15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黑碳已经成为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气候影响因子,黑碳的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探讨了黑碳对气候的影响机理,并论述了黑碳主要是通过辐射强迫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其中辐射强迫包括对可见光和部分红外光强吸附而造成的直接辐射强迫和通过云凝结核和冰雪反射影响等造成的间接辐射强迫。另外,还讨论了中国黑碳的排放问题,并且针对不同类别的排放源,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992.
鱼体内EROD活性对多氯联苯类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运用鱼体肝脏中的EROD(7 ethoxyresorufin O deethylase)活性作为生态标记物 ,来指示大连近海部分水域的多氯联苯 (PCBs)类物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鱼体肝脏内的EROD活性可被PCBs诱导 ,导致活性异常增高 ,并与环境中特定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定量响应关系 ,EROD的这个特性可以用来评估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并作为预警指标。我们选取大连近海水域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站位 ,分析测定其鱼样中EROD活性 ,并结合环境化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证明将EROD作为指示多氯联苯类污染物的生态标记物是切实可行的 ,该方法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利用西双版纳雾凉季和干热季热带季节雨林林窗的小气候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林窗地表温、气温及下层植物的叶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叶温与气温和地表温的相互关系指出在林窗区域,由于受雾和太阳高度的影响,各小气候要素最大值随时间、季节的不同,出现在林窗不同的方位,并且存在叶温高值区时空动态位移现象;另外,林窗区域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界面间热量传递方向随时间、季节的不同而发生着改变,甚至在同一时段内,林窗不同区域会存在热量传递方向截然相反的现象,显示出林窗内可能存在热量循环的小环流.其结果对深入探讨林窗区域的热量传输,小气候的形成机制、生物多样性和更新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鲈鱼幼鱼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液能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2.5cm)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96h的半致死浓度为4000cells/mL。根据该藻PSP产毒量37.48fmol/cell(毒性为11pg(STX eq)/cell)计算,鲈鱼幼鱼的96h半致死藻毒素浓度相当于149.92fmol/L(毒性为44pg(STX eq)/L)。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各组分(都相当于8000cells/mL):藻细胞悬浮液、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容物以及细胞碎片的毒性大小比较研究,发现藻细胞的毒性作用很强,与藻液相近,细胞内容物也有显著影响,其他组分无显著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幼鱼摄入PS旨幼鱼致死的原因。较大的幼鱼(12cm)对有毒藻不敏感,暴露在1000cells/mL 10d后,存活率为100%。探讨了塔玛亚历山大藻的致毒机制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的急性毒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进行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中华乌塘鳢的12、24、36、48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35、241、116、58μg/L-1.24 h暴露后,1、10、100、500、1000μg/L各浓度组之间试验动物脑乙酰胆碱酯酶酶活存在显著差异(P>0.05);48 h暴露后,1、10、...  相似文献   
996.
典型场地四氯化碳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某污染场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场地内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4个类别共196个样品.分析了25项挥发性有机物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超标污染物的污染来源,最后,应用美国环保局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场地超标污染物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场地超标污染物仅为四氯化碳;主要赋存于地下水中,其污染晕的平面分布与地...  相似文献   
997.
由城市污泥、猪粪混合堆肥试验表明:升温期堆体各剖面的湿度在50.82%~60.87%之间,高温期在38.7%~52.17%之间;升温期和高温期堆体中湿度的层次效应不明显,堆肥仓门、仓内壁以及堆体深度对湿度层次效应的影响较小;降温期堆体各剖面的湿度在24.54%~49.39%之间,湿度层次效应非常明显,仓门、仓内壁和堆体深度对湿度层次效应产生明显影响;后熟期堆体各剖面的湿度在19.18%~49.34%之间,湿度层次效应相对减弱,仓门和仓内壁是导致湿度层次效应减弱的重要原因.不同堆肥期堆体剖面的湿度差异由大到小为:后熟期>降温期>高温期=升温期,堆体的湿度由大到小为:下部>中部>上部.堆肥过程中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98.
化学物质的Ah受体效应重组基因酵母检测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有芳香烃受体(AhR)基因和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蛋白(ARNT)基因的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是测定化学物质的Ah受体效应的方法之一.本实验通过优化各个实验条件,发现用0.2%葡萄糖作前培养液培养菌24 h,用2%半乳糖作化学物质暴露时的培养液,暴露在玻璃管时,暴露时间从原来的18 h缩短到8 h.并用已经优化的方法测定了六氯苯和五氯苯的Ah受体效应,得出六氯苯和五氯苯相对于TCDD的毒性等当量值(TEF)分别为0.018629和0.000294.  相似文献   
999.
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文水资源效应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 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条件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情景下的水资源量,初步得出: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影响了局部水循环和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加强了水循环的垂向过程,引起地表截留量、土壤入渗量、土壤蒸发量以及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削弱了水循环的水平过程,引起地表径流量和河川基流量减少,壤中流微弱增加;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增加,狭义水资源量减少,但有效蒸散(发)量增加,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大尺度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协调发展、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和谐生态之根本。为探索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少地区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生态补偿牵涉到环境、资源、人口等众多系统内多个部门间的关系协调。当前对生态补偿理论性的研究较多,针对重点地区和流域的实践探索较少,通过实践检验的政策体系和方法技术更少。我国的生态补偿与我国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体制相适应,与国际生态服务付费有所区别。本文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如下初步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