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谈沙尘暴与荒漠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也称“黑风”、“黑风暴”或“沙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天空能见度很低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无论从成因、强度和危害程度上,都不同于扬沙和浮尘天气,也有别于单纯的大风天气。关于沙尘暴的成因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对于它的形成,以下三个条件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荒漠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谦 《世界环境》2006,(4):20-21
问题由来 自1949年法国学者Aubreville首次提出“荒漠化(Desertification)”一词,到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最终确认的荒漠化定义,即“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和半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14.
15.
地质灾害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栓梏,本把其缩小在矿区地域进行剖析,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寻求有效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沙尘暴引发的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孙冷  黄朝迎 《灾害学》1997,12(3):49-52
从西北地区继1993~1995年连续3a出现沙尘暴之后,1996年甘肃和内蒙古西部的阿盟等地再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入手,分析了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指出它归根结底是荒漠化的直接后果。概述了荒漠化的状况及危害,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18.
江伟钰 《环境教育》2006,(11):39-40
今年初年2月12日,全球环境规划署(UNEP)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治理"沙漠和荒漠化".联合国大会已经确定2006年为治理"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北京出现沙尘暴概率其实很低,沙尘暴也不是一无益处。专家认为,这些年来市民对沙尘暴认识存在四大误区。一是误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沙尘暴的主要原因,认为我国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是人类近几十年活动使土地荒漠化扩大造成的。实际上,沙尘源的扩大并不一定造成沙尘暴的增多。二是误认为北京是沙尘暴频发城市。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世界环境日聚焦"沙漠和荒漠化",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为全人类敲响"沙漠和荒漠化"警钟!本文从土地荒漠化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以各个部门法为切入点,阐述了目前中国预防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