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41.
分析隐藏在区域贸易中的虚拟土流动有助于调控区域协同发展下的土地资源供需平衡,缓解地区土地资源压力。本文基于我国2017年城市间投入产出表,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黄河流域城市虚拟土流动关系矩阵,并通过复杂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刻画虚拟土流动网络格局,探讨其网络层级特征。研究表明:(1)2017年黄河流域城市建设用地虚拟土的流动量为3629.88km2,工业用地与第三产业用地虚拟土流动量分别占16.92%、83.08%,在空间上虚拟土流动能力由东向西逐渐减弱。(2)根据流动量将虚拟土流动网络划分为四个层级,当层级降低时,联系范围增大,网络完整性加强,但单条路径承担的流动量减少;二级、三级网络是虚拟土流动网络的主体,聚集和极化现象明显,流域中下游地区网络完整性更强,一级网络以较少的城市对承担较高的流动量。为更好地实现区域间协同发展,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多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转变区域间贸易结构尤为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黄河流域虚拟土流动量与流动网络格局的分析,为土地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进一步为解决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为研究随机振动对电子设备元器件寿命的影响,应用虚拟样机技术与随机振动疲劳模型,评估器件及电路板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重点介绍了基于虚拟的电子产品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虚拟评估方法的具体流程,并以具体电路板为例进行了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143.
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和丰富的内涵,成为2000年以后全球水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被广泛认为是深入研究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真实占有量的有效工具。文章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的基本概念,并对其目前在我国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做了系统性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4.
刘航  申格  杨婧  吴文斌  孙晶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6):1535-1544
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评估中国大豆贸易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对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意义重大。基于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中国及其主要大豆供应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为研究区,模拟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前后的情景,评估相应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对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征关税前后情景下,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进口量中供应国之间占比变化较大,特别是加征关税后美国占比明显减少;虚拟耕地进口总量保持稳定,虚拟水进口总量减少;在全球尺度上,从巴西进口大豆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从美国进口大豆耕地资源利用率最高。取消除美国外其他四国关税可同时减少全球水和耕地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5.
本文在对流域基本特征和流域综合管理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虚拟水环境容量资源为核心的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污染减排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是通过建立虚拟水环境容量资源约束与流转机制,激励流域内各地区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二是以流域内各地区的水污染物年排放通量为考核与监管依据,在提高总量考核科学性、减化总量考核程序的基础上,提高了总量考核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46.
针对供水管网的漏损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压力分区的漏损区域识别方法。通过虚拟压力分区降低漏损识别问题的维度,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真实漏损流量在管网空间中的分布,建立了各区域的漏损水量与漏损率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分为虚拟压力分区与漏损区域识别2个步骤:前者基于改进的K均值聚类算法,将管网节点划分为空间位置邻近、平均自由水头相似、拓扑结构连通的不同区域;后者以区域比例系数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测压点处压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异为优化目标,实现各区域真实漏损情况识别。基于Z市L镇供水管网8号分区设计小型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对不同漏损工况识别的准确性。随后利用Z市L镇供水管网进行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管网节点划分合理,管网中漏损严重区域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以辅助大型供水管网的漏损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7.
以某化学品泄漏造成大气污染为例,采用虚拟治理成本法,通过对污染物单位治理成本的调查,污染物危害系数的确定等步骤量化生态环境损害的数额。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过程中主要污染物的选择、单位治理成本的确定、危害类别的判断等技术关键点,提出,应结合环境质量标准限值,污染物危害系数等综合因素选择主要污染物;采用成本函数法来确定某一地区单位治理成本更容易被采纳;利用标签制度(GHS)危险性类别的结论能够快速确定污染物危害系数,以期为大气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8.
无论虚拟运营商在国内最终会不会“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这种新模式将会是又一次电信业重大变革,也是内地民营资本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入国有垄断行业。  相似文献   
149.
在柔性结构利用悬吊质量摆的减震控制中,按小摆角线性化来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考虑悬吊质量摆大摆角振动的非线性运动方程。利用等效线性化的方法,将非线性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基于虚拟激励法,提出了等效线性方程的求解方法。以某柔性输电塔结构为例,在不同幅值的平稳随机激励下,分别求解线性方程、非线性方程以及简化后的非线性方程,得到结构体系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大摆角情况下,如果忽略非线性影响,将会产生较大的计算误差;采用本文提出的等效线性方程求解方法,可以保证求解结果与非线性方程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0.
虚拟演播技术因其特殊的系统构建、工作原理,在实践应用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通过麦克卢汉的三个重要媒介理论"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从"术"到"论"的层面对虚拟演播室做简单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