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31.
目的提出针对环境实验室发动机地面开车试验压力平衡系统的压力平衡窗设计方案,研究压力平衡窗对于室内压力的作用情况,并验证优化设计方案。方法基于FLUENT及ADAMS技术,通过动力学及流体力学联合仿真分析得到不同结构作用下的流场变化情况。结果压力平衡窗窗体结构形式决定其动力学特性,压力平衡窗的动力学特性与其受力耦合作用影响环境实验室压力。结论联合仿真模拟结果可以清晰地描述流场变化情况,合理设计压力平衡窗可以有效地保证实验室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所设计的压力平衡窗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32.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给城市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了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每年全国各地都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定量考核。首先分析了现有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办法的不足,阐述建立竞争性评价模型的必要性。竞争性评价模型在指标集的取值范围内选取最优值建立一个虚拟最优城市,以虚拟最优城市为参照,引入优越指数概念,得出待评价城市的优越指数值,然后进行排序和评价。根据该模型对2004年全国18个计划单列市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合适的结果;最后总结了模型的特点及以后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33.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安全的新概念,已成为国际水资源研究的新动向.通过对吉林省48个县(市、区)1998-2010年玉米虚拟水含量的计算,分析和探讨了其时空分异特征.吉林省1998-2010年玉米虚拟水总量呈波动趋势,2010年达最大值.各县(市、区)玉米虚拟水含量差别较大,中部地区玉米虚拟水含量较低,东部和西部地区玉米虚拟水含量较高.梨树县玉米虚拟水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县(市、区),玉米种植耗水量最小;白城市市辖区玉米虚拟水含量最高,玉米种植耗水量最大.  相似文献   
234.
好消息     
正种子联动植树节微博绿动全国高校3月12日迎来了我国第36个植树节,"种子变绿植,绿动我校园"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绿植领养活动也在全国1200所高校陆续启动。仅3月12日当天就有超过5万名大学生通过绿植领养虚拟点进行签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601所高校植树节当天举办了本校的绿植领养活动,参与活动的同学只要发送微博#绿植领养#+自己的绿色生活宣言,分享一个自己的低碳生活小习惯,即可获得绿植种子一包。  相似文献   
235.
道路行车安全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度降低因子、横向力系数变化因子以及路段间的加速度值等5个评价因子在内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方法的评价过程包括自行模式和互动模式.自行模式是在驾驶员模糊车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预测路段的运行车速,从而进行线形的安全评价;交互模式主要是在虚拟仿真的基础上对道路、隧道、桥梁的交通工程设施、照明等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发现存在的行车安全性问题,通过修改设计或进行安全改善,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6.
在紧急状况下人员疏散特征难以通过日常观测获取,而开展真人现场疏散试验难以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构建包括绘图、运动、通信模块的多人在线式虚拟疏散试验平台,组织真人在线参与疏散试验,从路径选择行为和运动特征两方面与真人现场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平台可以重现真实人员疏散过程中的疏散动力学规律。进一步设计并组织可控真人在线疏散试验,研究影响疏散人员路径选择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在高压力环境下人员冲突强度较高,但随着知晓出口位置的人员比例增加而降低;人员的路径选择与其视野内其他人员的运动方向呈正相关关系,且高压力环境下人群的路径选择情况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