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矿山开采、废弃物排放及污水灌溉等引发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富集、传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水稻是重要主食,且极易吸收镉(Cd)和砷(As),已成为Cd、As进入人体的主要膳食来源。因此,通过调控措施降低水稻籽粒Cd、As含量,对保障水稻及其制成品的食用安全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概述了降低水稻Cd、As含量的调控措施,主要包括:(1)利用生物质炭、铁盐、肥料等材料钝化土壤中Cd、As,降低其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水稻Cd、As吸收;(2)外源添加硫(S)可消除植物的膜脂过氧化胁迫,促进水稻体内植物络合素等非蛋白巯基形成,将Cd固定在水稻组织器官液泡中,减少其向籽粒的转移,降低籽粒Cd积累;(3)外源添加硅(Si),Si可与亚砷酸盐(As3+)形成吸收竞争,降低水稻As吸收;(4)控制稻田水分可改变根际土壤氧化还原状态,影响水稻Cd、As吸收积累,同时根系泌氧促进根表铁膜形成,调控土壤氧化还原状态促进As氧化为砷酸盐(As5+),增强根表对As5+的吸附固定,从而降低水稻对As的吸收量;(5)调控转运蛋白表...  相似文献   
102.
徐爽  刘存歧  董梦荟  刘莎  李博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2):3317-3323
2011—2012年期间,以白洋淀8个国控监测点为采样点,通过对水体和沉积物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和理化参数的分析,揭示了白洋淀碱性磷酸酶活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白洋淀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春季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大,夏秋季达最高值,冬季最低,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样点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氨氮和氮磷比显著负相关(p<0.05),与温度、总磷、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正相关(p<0.01).推测浮游植物密度可能是影响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可能主要与微生物相关,与沉积物总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水体和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采样点富营养化程度一致,可以作为白洋淀富营养化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3.
模拟酸雨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恒温恒湿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外源酸雨对土壤pH值、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运用紫外差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酸雨通过改变土壤pH值而影响酶活性,pH6.66的近中性土壤酶活性呈现激活-抑制的变化过程;而pH4.61的酸性土壤酶活性持续下降.溶液构象研究表明,pH值是通过改变酶的肽链构象、氨基酸残基微环境而影响其活性的.  相似文献   
104.
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婧  周启星  刘维涛 《环境科学》2009,30(10):3022-3027
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种子发芽以及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生态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及根长的抑制效应显著(p<0.01),而且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土霉素对小麦种子芽长和根长的半抑制浓度为65.5 mg/L和34.7 mg/L.然而,土霉素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研究还表明,0.15~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了35.6%~47.3%,叶片及根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暴露7 d后,0.15~2.4 mg/L土霉素对小麦叶片和根部SOD与POD活性的抑制效应不显著,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土霉素对小麦的SOD与POD酶活性抑制率显著下降;2.4 mg/L土霉素暴露21 d后,小麦根部的SOD活性下降72.3%,说明土霉素对小麦幼苗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具有破坏作用.该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土霉素长期暴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不良的生态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明确三氯生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3种土壤酶为指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氯生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平的三氯生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低浓度(≤50 mg/kg)三氯生作用下,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最后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100 mg/kg)三氯生胁迫下脲酶活性先降低后恢复最后又被抑制。而对酸性磷酸酶活性来说,三氯生在低浓度时(≤50 mg/kg)先刺激后抑制酶活性,最后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下(100 mg/kg)三氯生先抑制后刺激再抑制磷酸酶活性,最后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各浓度水平的三氯生在培养的初期(21 d)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8 d),低浓度(≤50 mg/kg)三氯生刺激了酶活性,高浓度(100 mg/kg)的三氯生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来说,高浓度的三氯生对土壤环境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三峡水库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峡水库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APA)活性的特点,采集了来自三峡水库干支流的11个柱状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干流的茅坪、郭家坝、巴东的酶活性小且没有显著性差异,茅坪位点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而巴东和郭家坝的酶活性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趋势不明显;支流酶活性表现为:香溪河>大宁河>小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酶活性变化呈现多峰值的变化,而在垂直方向上同样表现为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此外,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沉积环境有关,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评价水体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7.
某公司主要从事酱油、米醋、大豆水解蛋白等食品的生产,根据酱油、米醋、大豆水解蛋白废水有机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选择了"UASB系统 接触氧化法"二级处理工艺.UASB厌氧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有机物,减轻了后续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运行结果表明,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COD、BOD5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复合菌种协同发酵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笔者选育的8503和8505复合菌种为试验菌,以白酒糟为原料,经最适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培养温度30.0℃,初始PH5.5,(NH4)2SO4添加量为5mg/ml,投料量10%,接种量5-10%,发酵期限5d,在最适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5L发酵罐试验,发酵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由23.75%提高到35.75%,提高了11.00%,其中真蛋白质提高10.34%,粗纤维降低了2.05%,氨基酸总量由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2+)对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简称MT)在肝胰腺、鳃、肌肉和心脏中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及低分子量壳聚糖(low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简称LMWC)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110.
二价铜离子对川蔓藻(Ruppia maritima)的毒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了水体中二价铜离子(Cu2 )对耐盐沉水植物川蔓藻的毒害作用.试验针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POD活性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蔓藻对低浓度铜离子的胁迫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在Cu2 ≤1 mg·L-1的情况下对川蔓藻生长不会造成明显影响.Cu2 达到或超过5 mg·L-1就会使川蔓藻植株的生理生化指标出现明显变化,生长也会受到抑制.在试验条件下,铜离子浓度越高,植株受到的伤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