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267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91.
刘群  张春辉  石宇  王琴  徐徐 《环保科技》2021,27(3):7-15
为研究贵阳市冬季PM2.5污染过程的成因及气象影响因素,选取2020年12月一次典型污染天气过程,探讨了此过程期间污染物浓度变化、大气环流形势、地面气象要素变化、大气层结情况及区域性污染传输等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污染的持续累积提供了大气环流背景,区域性大气静稳、近地面水平...  相似文献   
592.
综合前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激光雷达探测传输量及典型案例,系统分析2018—2020年冬季合肥市主要传输型重污染过程,揭示合肥大气污染输送通道的主要特征和污染期间PM2.5的传输通量。结果表明:合肥市冬季污染主要输入通道分别为京津冀-山东西部-安徽北部-合肥(35%)、山东南部-安徽北部-南京-合肥(26%)、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中部-合肥(24%)、内蒙古-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安徽北部-合肥(15%);主要输出通道为合肥-六安或安庆-湖北-江西(54%)、合肥-安徽北部-江苏北部(18%)、合肥-河南南部-陕西(17%)、合肥-上海或浙江-海上(11%)。对激光雷达监测结果采用像素检测法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0年污染传输过程的平均传输通量分别可达20.3、33.7、19.5 t/h,年际差异较大。外源传输通量较高时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并且风速为3.1 m/s左右。合肥市处于安徽省自北向南污染传输通道的中游区域,受上游城市传输影响显著,典型污染传输型的平均传输通量可比上游城市(淮北市)低57.6%,比下游城市(池州市)高25.5%,且污染过程中常伴随PM...  相似文献   
593.
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源地和传输路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0—2005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沙尘天气过程的卫星遥感资料,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确定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过程的源地和移动路径.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 4月最多;从历年统计资料看,北京地区沙尘次数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浮尘日数有所增加.根据沙尘源地的起沙情况,将沙尘源地划分为初始源地和加强源地.境外初始沙尘源地位于蒙古国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境内位于中国与蒙古国边界;境内加强源地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的沙漠、戈壁和沙化草原地区,以及甘肃河西走廊和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开垦地.影响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主要包括北路、西路和西北路,其中以西北路和偏北路为主.   相似文献   
594.
基于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卫星气溶胶产品,采用平面平行辐射传输模型SBDART(Santa Barbara DISORT 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研究天津地区的斜程能见度。首先,使用CALIPSO卫星2015—2019年气溶胶产品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等垂直方向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针对具有“衰减型”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的天气,采用SBDART模型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得到天空背景辐射亮度,最后依据斜程能见度定义反演得到准确的斜程能见度。进一步,对使用Koschmieder定律和经验公式计算获得的斜程能见度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经验公式法相比,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使用Koschmieder定律反演得到的斜程能见度更为准确,其平均误差小于15.0%,均方根相对偏差小于17.6%。此外,还对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进行了拟合,并在斜程能见度反演中使用拟合的消光系数。结果表明,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拟合参数与近地面消光系...  相似文献   
595.
目前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管理规范,导致数据集成困难,各监测网络间的数据无法充分共享,形成信息孤岛。该研究在深入分析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遵循已有的标准规定并结合实际业务需求,针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结构、通讯协议以及监测数据编码提出具有良好扩展性、通用性及规范化的设计方案,以期促进监测设备及系统集成工作的标准化,实现系统间信息数据高度集成,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和互融互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业务紧密互动。  相似文献   
596.
环境物联网运用智能传感器等设备感知生态环境的变化,监测环境质量、监控企业的排污行为,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整合,辅助环境管理决策。近年来环境物联网得到长足发展,但现有的环境物联网体系无法满足多种任务和应用场景的需求,主要问题体现在数据质量和精准度缺乏保证,数据传输能力有限,数据共享还未打通,数据分析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笔者系统分析了环境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现状与问题,较全面地研究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环境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97.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物联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共享、瓦斯探测不可靠、人员定位不精确、预警功能不足等问题,中煤集团通过开展煤矿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建设,对瓦斯激光高可靠监测、人员高精度定位、物联网智能监测、数据安全传输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构建了"5层9要素"全覆盖物联网,有效提高了安全监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