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南京地区秋冬季的2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这2次霾发生前后以及发生期间的天气环境、天气条件进行观测、分析。该文还通过HYSPLIT-4观察2次污染气团的来源,并利用CALIPSO分析2次污染期间气溶胶组分,发现由南京及周边地区形成、并在局地停留发展壮大的污染气团容易形成重大霾污染事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工厂、交通、建筑等;由北方携带大量污染物的气团入侵到南京地区,容易造成南京的霾污染天气,并且污染物组分以灰尘、污染性灰尘为主。由于天气条件的不同,2次污染发生期间的污染程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通过文章研究,发现稳定的气象条件容易发生霾天气,特别是当近地层风速较弱、混合层高度低、出现强逆温以及产生弱上升运动时,容易发生严重性霾污染天气。研究还发现各气象要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霾污染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作为素有"水电之都"美誉的坝区城市——宜昌,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迅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特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背后,宜昌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变得十分严峻。尤其是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短期内急剧恶化,空气污染天数较之前显著增多,污染级别明显偏高,污染范围持续增加。加之三峡大坝建设所形成的逆温现象,使得原本山清水秀的城市,长时间笼罩在一片深重污浊的雾霾之中,极大的影响了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本文基于逆温效应对宜昌此次突发性极端空气污染事件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并结合相应现实数据、资料展开细致而深入的分析论证,对宜昌现行空气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梳理和思考,找出不足提出建议,对有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初步探究,以期能真正有效的防止灾害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43.
李昶  但尚铭 《四川环境》1992,11(3):41-43
连续的声雷达探测资料表明,气象条件不同,逆温强弱不同,声回波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4.
城市的低空气温分布特征及其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城市热岛和城市逆温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分析城市低空气温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城市实际污染分布特征,讨论这种局地城市小气候效应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形成以及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认为热岛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低空温度层结和局地风场影响等的小气候效应是形成城市大气污染分布特征的主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45.
成都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栋 《四川环境》1998,17(1):61-63
根据在凤凰山机场和双流机场所获得的观测资料,给出了成都地区大气边界层的风速廓线。分析了辐射逆温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其精细结构。计算了离地面2米高处空气的变温率,结果表明,辐射逆温完全受地面长波辐射冷却和太阳辐射加热所控制。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降雨过程中污染物浓度的研究,得出了颗粒物和非颗粒物在降雨过程中浓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逆温条件下污染物浓度的研究,建立了相关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7.
逆温破坏型熏烟浓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讨论了逆温破坏型熏烟(以下简称熏烟)过程及其浓度预测中的几个问题,介绍了熏烟地面浓度最大值(Cfm)及其空间分布的正确计算方法。分析了对其影响的各种因素和高浓度区的延伸范围,Cfm比最大地面浓度Cm大几倍,Cfm〉Cm的范围可延伸到有效源高的70倍。  相似文献   
48.
陕西不同区域接地逆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开展污染气象观测整理计算的33个项目54期有关边界层小球测风和低探观测资料,分析了陕西省冬季和夏季接地逆温强度及厚度区域分布特征,不同区域接地逆温最大厚度出现时风速廓线和温度廓线特征。分析表明:陕西省接地逆温以西安、咸阳和宝鸡等大城市周围,工业区以及陕北长城沿线荒漠区最为强盛,太白山区及秦巴山区最弱,山区、丘陵地带弱于平原地区,冬季强于夏季;接地逆温最大厚度出现时,地面风速较小,大气层接稳定,陕北长城沿线荒漠区大气水平扩散能力较强,陕南山区次之,关中城市工业区最弱。  相似文献   
49.
乌鲁木齐市冬季典型污染事件气象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乌鲁木齐市2008年1月10—15日的冬季典型重污染气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存在严重污染且与当地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其ρ(PM10)峰值往往对应近地面风场风向转变和低风速情况.边界层及上层大气持续存在的强稳定层结是影响乌鲁木齐市近地面空气ρ(PM10)变化的重要因素.天山山脉、乌鲁木齐河谷、准噶尔盆地及吐鲁番盆地间形成的山谷风局地环流配合辐射逆温,是形成乌鲁木齐市夜间深厚逆温的重要原因.深厚的夜间逆温在减少污染物向上扩散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上下动量的交换,造成地面静风频率的增加,减少了大气污染物平流输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0.
熏烟污染包括逆温消散型熏烟和岸边型熏烟.研究了2种熏烟气象条件下210 m的高架源,80 m的中架源,20 m的低架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结果表明:高、中、低架源均会发生逆温消散型熏烟,其熏烟落地距离分别在48,16和5 km处,熏烟落地浓度比在同距离处一般气象条件下的落地浓度可高出3倍以上;一般来说,只有高架源才会发生岸边型熏烟,离岸边3 km内的高架源,熏烟落地浓度比在同距离处一般气象条件下的落地浓度最大可高出7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