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5篇
环保管理   73篇
综合类   78篇
基础理论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不是像通常所理解的那样 ,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如果我们按照“原因、结果”的思维方式进行推断 ,这个概念本身或者该概念所涵盖的主要思想 ,在上个世纪之前的以前也许就有了。至少 ,在那个大会之前 ,布兰特伦女士在2 0世纪 80年代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她之前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者们也已经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很显然 ,“可持续”这个词 ,无论是在西语中还是在汉语中 ,早已存在 ,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不是学者们创造的 ,也不是研究者们自己的事情 ,它应该是“语言”上的事情 ,也…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  相似文献   
73.
最近,一则“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微博引起媒体关注。据工人日报报道,目前我国大城市白领近六成处于“过劳”状态。在网络搜索中,关于过劳死的新闻则数以十万计。  相似文献   
74.
夏光 《绿叶》2011,(10):7-14
在中国转向绿色发展和加强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环境保护担负新的重要使命:重建社会道德,重塑中国人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信仰。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的这项使命?第一,要确立环境保护在执政理念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形成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第二,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在经济领域形成"保护环境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第三,要推进环境教育创新,培育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利益相关,匹夫有责"的社会主流风气。  相似文献   
75.
建厂以来从未有过环保违规记录,又通过极为严格的ISO14000环保认证,一年前还通过上市前的环保核查,然而就是这个堪称"环保标兵"的浙江德清海久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却被曝出是当地居民"血铅超标"事件的"祸端"。(5月15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76.
爨伟  郭大章 《环境教育》2013,(4):103-103
继1998年创建天津市绿色学校以来,六纬路小学以"对学生环境道德、环境行为、环境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逐步建构起以"绿色教育"为中心,涵盖并辐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套完整体系,并日益突显出其独特的"绿色"魅力。一、校园环境突出绿色唤醒一、校园环境突出绿色唤醒以"绿化、美化、教育化,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是一个无声的课堂,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江镕 《环境》2013,(3):13-16
餐桌浪费不只是个道德命题、更是一个生态命题,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减少餐桌浪费,不但节约资源,也是减少环境压力的一个最便捷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相当于至少倒掉了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同样来自媒体的报道:全国  相似文献   
78.
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社会中的基本生活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社会基础。要使之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关键在于民众普遍接受可持续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79.
所谓环境教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环境教育过程的实施,对受教育者施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从1979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首次建议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工作开始,环境教育在中小学蓬勃开展,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境教育的效果尚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环境意识停留在浅层面,没有内化形成环境道德。其意识和行为常割裂不统一。环境教育实效性如何,关键是看学生环境道德水平的提高即它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难点则在于环境道德的内化。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环境教育无非是不乱丢…  相似文献   
80.
范冬萍 《环境》2003,(7):40-41
为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提供哲学及伦理学的依据一直是西方哲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于道德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广到非人类的讨论,在近代早期,是围绕动物活体解剖实验问题的讨论而展开的。洛克认为,动物能够感受痛苦因而能被伤害,对动物的这种伤害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但是,这种错误不是源于动物的天赋权利,而是源于对动物的残忍给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