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本文在调查全区PVC企业废水治理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区现阶段经济、技术水平,重点研究电石法氯碱工艺废水实现"零排放"的途径,并针对制约"零排放"因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2.
KCeO_2MnPcX对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型含稀土酞菁锰(KCeO2MnPcX)催化剂对水中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氧化降解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影响催化氧化反应的各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同时初步探讨了这种催化剂对表面活性剂的催化氧化机理,为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3.
全球石油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石油资源劣质化趋势严重,高硫、高氮原油的炼制不可避免。为促进我国劣质原油炼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高效袋式除尘+臭氧脱硝+法脱硫"的新工艺,并以EPC总承包方式承建60万t/a及80万t/a催化裂化装置建设两套示范工程。装置投产后,催化裂化装置外排烟气污染物浓度大大降低,粉尘、SO_2、NO_x质量浓度分别由1 000、2 000、350 mg/m~3降至17、17、32 mg/m~3,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特性,且运行稳定,能够满足炼化行业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4.
邹兴  张懿 《环境化学》2000,19(5):470-473
研究了铬酸纳共存时对铝酸溶液种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铬酸的铝酸溶液中,铝铬比大于3.6时,铬酸的存在对铝酸种分没有明显影响;铝铬比小于1.8时,铬酸的存在对铝酸种分有明显影响,本文还试验了选择一定组成的实际铝酸溶液,经种分,使铬酸与铝酸完全有得到了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205.
地下水中钠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华  唐春梅  曾雪萍 《环境科技》2003,16(1):33-34,44
利用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证了地下水中元素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6.
利用402—A原子吸收仪测定水中钾和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的测定,以往采用重量、容量、比色法,分析步骤复杂,后用火焰光度法,灵敏度高于化学法,但需用化学分离法除去干扰物。笔者采用乙炔-空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钾、,加入铯盐电离抑制剂消除钾、的相互干扰,在一份样品中同时完成钾、含量的测定,一般量的钙、镁、铁、锰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207.
自深圳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和二沉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2株通过共代谢机制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LAS)的细菌L-2和L-15。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细菌L-2和L-15分别为Klebsiella sp.和Enterobacter sp.。研究表明:L-2和L-15以LAS作为唯一碳源时,对其降解率仅有1.1%和5.9%。当添加葡萄糖作生长基质,L-2在温度30℃,p H=7.5,m(葡萄糖)∶m(LAS)为20∶1的条件下,对50 mg/L的LAS的降解率可达94.2%;L-15在温度30℃,p H=7.5,m(葡萄糖)∶m(LAS)为16∶1的条件下,对50 mg/L的LAS的降解率可达92.2%。试验结果说明,筛选得到的2株细菌在共代谢的作用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废水中LAS降解。  相似文献   
208.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对镧(La)胁迫下牧草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外源NO供体硝普(SNP)对300μmol·L-1LaCl3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光合特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胁迫下,喷施50μmol·L-1SNP显著提高了黑麦草根尖和叶片中NO的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qP)和地上部K、Ca、Mg、Cu、Fe、Zn、Mn及根系K、Ca、Mg、P、Zn、Fe含量显著提高;叶片胞间CO2浓度(Ci)、非光化学猝灭(NPQ)及地上部La、P和根系Mn含量明显降低.表明NO可通过改善叶片光合活性,维持矿质元素平衡,从而缓解La胁迫对黑麦草光合作用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9.
接种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AAO-BCO)系统的反硝化除磷污泥,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AAO-SBR)系统,重点考察了乙酸盐和丙酸盐配比(1:0,2:1,1:1,1:2和0:1)对反硝化除磷效率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工况下,AAO-SBR系统均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去除和反硝化除磷能力.而当乙酸/丙酸=1:0时,厌氧阶段在高效利用COD(87.63%)的同时完成聚-β-羟基烷酸(PHAs)的合成(174mgCOD/gMLSS),释磷量高达31.22mg/L;缺氧阶段PO43--P的去除(74%)伴随着NO3--N反硝化(90%),PHAs利用率为72.4%,实现了氮磷的高效去除.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碳源配比影响了微生物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1%~76%)、绿弯菌门(Chloroflexi,1%~26%)、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31%)等占据绝大比例,而乙酸、丙酸共存时,微生物的多样性较好.当乙酸为单一碳源时,系统中聚磷菌(PAOs,21.364%)在与聚糖菌(GAOs,2.317%)的竞争中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10.
介绍了滤膜技术和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