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安全科学   82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95篇
综合类   1740篇
基础理论   224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06篇
社会与环境   336篇
灾害及防治   23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为了解杭州市农药残留认知及检测监控现状。2012-2013年对杭州地区的果蔬农药残留相关概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统计、采样农残快速检测等。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地区的蔬菜农残检测及监控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2.
京津冀地区主要排放源减排对PM2.5污染改善贡献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选取2012年1月和7月作为冬夏两季代表时段,利用CMAQ/2D-VBS模型分析了冬夏两季京津冀地区主要排放源减排30%对改善区域PM_(2.5)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工业源对PM_(2.5)污染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民用源,但工业源单位减排量贡献低于民用源,交通源和电厂源的整体贡献和单位减排量贡献均较小.工业部门内贡献最大的为钢铁冶金行业,其次是水泥、工业锅炉、炼焦、石灰砖瓦和化工行业.与各部门各物种排放量的比较反映出各排放源贡献大小与其一次PM_(2.5)排放水平高度相关.因京津冀地区冬季NO_x减排对PM_(2.5)形成的促进作用,以及冬季较弱的大气垂直扩散作用,各排放源夏季减排比冬季普遍更有效,交通源、电厂源以及工业源中的水泥、工业锅炉和石灰砖瓦行业夏季减排效果相比冬季优势明显.民用源由于采暖季排放较高而冬季贡献更明显,农业源因秸秆开放燃烧量大,冬季单位减排量贡献十分显著.从同等幅度减排考虑,应将工业源作为控制重点,优先控制其一次PM_(2.5)排放,在部门内进一步重点控制钢铁冶金行业的NO_x和SO_2排放、水泥行业的夏季NO_x排放以及炼焦行业的SO_2和NMVOC排放.民用源排放应着重在冬季采暖期控制.  相似文献   
193.
用GC/MS,对金华地区3个采样点、四个季节,225个PM_(2.5)样品中10种极性有机示踪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包括天然源:3个异戊二烯SOA示踪物、1个α-蒎烯SOA示踪物和2个真菌孢子示踪物,和人为源:1个甲苯SOA示踪物、3个生物质燃烧示踪物.结果表明,异戊二烯SOA示踪物浓度为3.41~48.50 ng·m~(-3),α-蒎烯SOA示踪物浓度为2.45~25.40 ng·m~(-3),甲苯SOA示踪物为4.75~39.80 ng·m~(-3).各SOA示踪物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异戊二烯SOA示踪物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α-蒎烯SOA示踪物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甲苯SOA示踪物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估算得出甲苯SOC对OC的贡献为3.03%~24.50%,而来源于生物质燃烧的有机碳对OC的贡献可以达到1.23%~42.80%.表明人为源排放前体物的二次转化以及生物质燃烧是金华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4.
吴蒙  罗云  吴兑  范绍佳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2):4458-4466
利用佛山地区2013年12月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得到的垂直风温资料和相应逐日AQI资料、逐时PM_(2.5)浓度资料,研究了佛山地区大气边界层垂直风温结构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佛山地区干季持续存在的逆温结构是导致PM_(2.5)污染较重的重要原因.干季污染日近60%的最低逆温层高度低于1000 m,而非污染日低于1000 m的最低逆温层仅占36%,污染日佛山贴地逆温频率高达31.2%.逆温层出现高度较低,将污染物压缩积累在贴地层大气中导致污染较重.在大陆冷高压控制下,佛山地区的边界层结构演化非常典型,最大边界层高度和最大边界层通风量表现出了显著相关,污染日日平均边界层高度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多数时候不足500 m,最大边界层高度则大部分小于1000 m,日平均边界层通风量主要分布在500~1500 m~2·s~(-1)之间,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不足300 m~2·s~(-1),最大边界层通风量大部分处于1500~5000 m~2·s~(-1)之间,导致污染物始终聚集在较低的大气边界层内,使得PM_(2.5)浓度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污染水平.佛山地区风场存在显著的3层结构,较小的底层风速意味着大气的输送和扩散能力较弱,高度较低的中层使得污染物进一步被压缩累积在大气底层,垂直风场的不稳定性使得污染日佛山地区局地回流活跃,回流(RF)指数极小值多分布在0.2~0.4之间,污染日RF指数普遍小于非污染日,垂直风场的有效输送能力被显著削弱.  相似文献   
195.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中心地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伴生灾害。2004年四川省林勘院资源监测中心,首次利用美国对地卫星观测系统MT数据分析成都的城市热岛效应。结果表明,热岛效应的热量公布在以天府广场为起点的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6.
了解兰渝铁路特长隧道内空气质量状况,以预防可能对隧道内养护人员产生健康威胁的有害因素。在铁路运营且避开隧道内机械通风开放时间,采用直读式仪器对12条特长隧道内物理因素(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噪声)、化学因素(CO、CO2、O3、NOX、SO2、粉尘)及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浓度进行测量并与国家相关标准比较。结果表明,兰渝铁路特长隧道内气象条件良好,无高气温、高气压和超标噪声的影响;化学污染物(CO、CO2、O3、NOx、SO2、粉尘)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基本不超标。此次监测结果说明目前隧道内有害因素未对隧道内相关工作人员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7.
选取国内目前运营线路沿线的1个高架车站和1个地面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列车高速通过引起的站台振动进行现场测试,获得列车以350 km/h速度通过车站时,高架站台和地面站台的振动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高架车站站台不同位置处振动均高于地面车站站台,并且不同区域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地面车站站台不同区域振动特性基本一致,Z振级平均比高架车站小6~11 dB。  相似文献   
198.
铁路疾控实验室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合工作实际,从人员、设备设施、材料、资质和能力、场所环境等方面阐述铁路疾控实验室的能力构成要素,探讨提升铁路疾控实验室能力的对策建议,即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监督、聚焦过程监控、强化业务培训、规范内部审核和重视管理评审,旨在进一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实验室综合实力,助力铁路疾控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9.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和铁路项目建设特点,将影响铁路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技术环节划分为规划设计、运营维护、相关配套3个阶段,对各阶段碳排放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体现规划设计阶段对铁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的计算模型,提出了铁路项目绿色低碳评分表,进而结合“双碳”目标的相关要求分析铁路行业碳达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0.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和检测工作经验,对铁路建设期施工概况、铁路施工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等进行论述,从加强职业健康防护宣传和教育、实行岗位轮班制度、加强工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监督管理、强化铁路建设的卫生保障措施、改进施工工艺和研发新材料等方面提出铁路施工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建议,以期降低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人员职业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