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402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104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923篇
基础理论   257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阐明不同作物对土壤锌有效性的影响,采集2种典型土壤--红壤和黄泥土,人工制成锌单一与复合污染的土壤(为50 mg/kg、锌为200 mg/kg),进行盆栽试验,观察了小麦、油菜、番茄和小白菜4种作物的生物量、锌浓度及土壤有效态锌浓度.结果表明:(1)在2种土壤上,4种作物的生物量均小于没有污染的对照,且锌复合污染的作物生物量总体上比锌单一污染的低;(2)4种作物在红壤和黄泥土上种植对土壤有效态、锌浓度影响的趋势一致,均为种植番茄后锌污染土壤的有效态、锌浓度最高,油菜和小白菜次之,小麦最低,即番茄>油菜和小白菜>小麦,与作物中、锌浓度以及富集系数的高低顺序完全相反;(3)对照、锌单一与复合污染土壤pH变化均不甚明显;(4)作物对土壤锌有效性的影响并不只是通过提高土壤pH来降低有效态、锌浓度,对锌的吸收富集作用是降低其有效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2.
活性炭对细菌浸出线路板中金属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细菌生长和浸出的效应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添加对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弱。Fe3+对Cu浸出速率较快,活性炭对浸出速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且最终Cu的浸出率只达到87%。活性炭的添加增大了浸出体系中的生物量,加速了对Fe2+的氧化速率,从而保持溶液中较高的Fe3+浓度,可以提高的浸出速率。但这种促进作用需要较高浓度的活性炭添加量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铜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对浸出的作用,从某煤堆积水中分离得到A.f菌,利用该菌对进行浸出实验,设置3个处理,3个处理的浸出液分别为9 K培养基(简称S),成熟菌液(简称MS)和过滤除菌液(简称FS)。结果表明,3个处理中都得到了浸出,浸出浓度按S、FS和MS依次递增分别为4 433、5 377和6 296 mg/L;浸出初期,MS中的,浸出速度最快,过滤除菌液中次之,而培养基中的速度比较稳定,比前两者均慢,24 h后三者浸速度趋近一致;三者中pH、Eh变化相似,pH均先升高至3.4左右保持相对稳定,Eh均先迅速下降至280 mV后保持稳定。由实验可知,氧化亚铁硫杆菌主要在浸出初期促进了的浸出,且菌液中溶解氧氧化Fe2+以及酸性条件下氧化Cu0对的浸出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4.
利用自制磁性活性炭对水中Cu(Ⅱ)的去除进行静态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Cu(Ⅱ)初始浓度以及磁性活性炭投加量对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性活性炭投加量为3 g/L时,对离子的去除率达92.6%;磁性活性炭对离子的吸附在最初的20 min是一个快速吸附,去除率达到总去除率的90%以上;随着Cu(Ⅱ)初始浓度的增大,Cu(Ⅱ)的去除率逐渐减小,磁性活性炭吸附离子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eundlich方程描述;利用磁铁对溶液中磁性活性炭进行回收,回收率达到87%。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电动力学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采用高岭土模拟污染土壤,结合电动力学修复理论,考察了不同电压、添加络合剂条件下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当电压强度为0.5V/cm时,最靠近阴极部分的土壤中Cu^2+的C/C。为1.596,当电压强度为1V/cm时,C/C0为2.245,说明适当提高电压强度能够有效的增加Cu^2+的迁移效果;土壤中未加入络合剂时,Cu^2+大部分集中在第5段土壤中,C/C0为1.339,在土壤中加入络合剂以后Cu^2+大部分集中在靠近阴极部分的土壤中,C/C。为1.716,说明在污染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络合剂可以与Cu^2+结合生成螯合物,提高Cu^2+的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韩非  侯若昕  顾平 《化工环保》2015,35(1):84-88
以亚铁氰化钠和硝酸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亚铁氰化(CuFC)吸附剂,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CuFC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铯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产物的分子式为Cu2Fe(CN)6·7H2O,外观为具有清晰几何形状的颗粒物,粒径约为30 nm。25℃下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铯质量浓度为98.01μg/L、CuFC加入量为0.08 g/L、吸附时间为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铯的去污系数达到1.13×104;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准确描述CuFC对铯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为1.000 0;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再生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原生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我国废杂主要来源于国内回收和国外进口。进口含废料中,以回收为主的废电线电缆,约占进口总量的2/3。随着电子信息等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废电线电缆再生资源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资源化综合利用废电线电缆的主要技术有机械处理技术、热回收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低温冷冻处理技术、超声波分离回收技术和高压水射流回收技术。综述了各种方法和工艺的特点以及技术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98.
陈明 《四川环境》2012,31(6):13-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已经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对金属的吸附作用。研究土壤吸附的速率的方法是根据所做实验的数据进而绘制吸附量与时间之间的变化曲线,通过所得到的曲线斜率来探讨吸附动力学过程。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得知:pH对土壤吸附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当其他的条件相同、土壤自身的pH增加时,土壤对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加,加入液pH为5.5时的吸附量显著高于pH为2.5的吸附量。表明土壤对的吸附作用受酸度影响较为明显,在酸度增加的情况下,土壤对的吸附降低,使得从土壤中解吸出来,进入水体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提高预防酸雨等环境问题,防止酸雨使得土壤中重金属进入到水体。  相似文献   
999.
2014年12月10日在上海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上,中国再生资源价格指数正式面世。 中国再生资源价格指数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编制开发,目前包括废钢价格指数、废价格指数和废铝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1000.
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在处理不同类型的含废水中的应用,列举了络合废水、游离废水及多金属杂质含废水中适用的树脂种类及应用实例,对工业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策做出总结归纳,并针对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离子交换树脂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对常规浓度和低浓度的含废水的处理效果均较好,可将废水有效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