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6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77篇
安全科学   41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331篇
综合类   1699篇
基础理论   373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81篇
社会与环境   218篇
灾害及防治   17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以FLUENT软件为工具,选用三维RNG k-ε紊流数学模型对重庆井口污水厂A2O氧化沟缺氧区内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了缺氧区内流场分布不均匀及沉泥的原因,提出了水下推进器的合理设置位置与导流墙的合理设置方式,并对优化后的缺氧区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优化后模拟的结果可见,在相同的功率密度下,缺氧区内的流场得到了较均匀的分布,流速从原来的0.131 m/s提升到0.204 m/s,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底部的流速也从原来的0.140 m/s提升到0.226 m/s,有效的防止或减少了沟中的污泥沉积。优化的结果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分析了PM2.5的危害及治理意义,论述了对于火电厂PM2.5的治理技术,如机电多复式双区电除尘、湿式电除尘、以及其他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53.
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和水平的有效途径。青海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之一,不仅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且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青海省经济加速发展,由此产生的污染风险也日趋提高。因此,研究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对提炼西部生态脆弱区协调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关系并实现污染风险的有效监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回归模型研究了青海省产业结构升级与污染物排放的关系,发现青海省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发现,青海省仍然处于污染物排放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阶段,且距离拐点仍有一定的距离。此外,本文分析了青海省不同产业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虽然三大产业均有增长的态势,但是各占GDP比例变化却各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的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例不断增长,而第三产业在增长到一定比例后,有小幅减少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青海省不同产业占全国相同产业的比例,分析了青海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评价了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带来的污染风险。虽然青海省第一产业占该区域GDP比例呈减少态势,但占全国比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表明了青海省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趋势和速度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第二产业占全国比例大部分呈减少的态势,而第三产业却有一定的增长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省产业发展正在向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控制污染较严重的第二产业的发展的方向转变。产业结构的提升对不同产业污染物的排放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业、住宿餐饮和零售业和房地及租赁产业的提升导致了污染物排放小幅增长,而其他产业尤其是建筑业、金属制品业等的扩张则对污染物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因此,虽然其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环境污染风险,并且污染排放量会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加大,但2002-2007年青海省产业结构变化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的排放产生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降低了青海省环境污染的风险。研究结论为青海省调整产业结构以抑制环境污染风险并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54.
对K-Ca-Mg-Cl-H2O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进行了研究.以一定浓度氯化钙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结晶的方式,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和温度下硫酸钙过饱和度与结晶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与之平衡的溶解度,从而确定该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宽度,探讨了影响结晶介稳区的因素,以及硫酸钙结晶和结晶相与复合盐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955.
川东平行岭谷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平行岭谷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1986、2000和2007年的Landsat TM影像,辅以10 m分辨率的SPOT影像和野外调查,结合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应指数探讨了平行岭谷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轨迹及其相应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受地形空间分异明显控制;1986~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是建设用地、水体增加,耕地减少,耕地 耕地 建设用地变化迹线占1986~2007年建设用地变化量的6647%,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以2000年后的耕地转入为主;邻近主城所在地的岭谷条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增加快于相隔较远的其它各区;总的说来,土地利用效应的增加和强化大于恢复和减少。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可归纳为主城区的通道效应、岭谷区交通线的节点效应和河流廊道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的研究应揭示平行岭谷地区通道驱动效应和低山阻隔效应综合作用下土地利用演变过程和景观生态多样性的维持机制,模拟通道驱动效应与生态安全双重约束下的土地利用优化格局  相似文献   
956.
建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把经济发展模式划分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存在的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从发展前景和政策支持方面考虑,该地区选择低碳发展模式是必然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低碳经济应从开发清洁能源、发展旅游业、转变观念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57.
吴敬琏 《绿叶》2010,(Z1):90-95
中国的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国有垄断企业、政府部门能否进行自身改革,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推动这一改革?时下,"国进民退"争论再起,党政经大公司垄断进一步强化;行政力量干预微观经济,腐败猖獗、寻租庞大。而旧路线旧体制的捍卫者将腐败猖獗诿过于市场化改革,力推去市场化。演化改革派强调,权贵资本主义的根源在于不受约束的权力,在于改革不彻底,而非改革本身。能否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使公共权力受到法律约束、民众监督,攸关中国未来30年的命运。  相似文献   
958.
《绿色视野》2010,(3):29-32
<正>我国是全球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部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我们这些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中国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异常严峻,如果控制不住,将会影响  相似文献   
959.
龚亚丽  王平  赵霞  谭瑾  任毅 《灾害学》2008,23(1):43-46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构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旱灾评价系统模式,表明灾情是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综合作用的产物。以锡林郭勒盟的旱灾程度、救灾等级、备灾能力(经济水平与社会状况)、应急能力(物资储备及物流通达水平)、恢复能力(恢复与重建)等重要指标为核心,对锡林郭勒盟的旱灾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的响应能力进行评价与地域划分,并与锡林郭勒盟的旱灾等级区划相结合,构建了灾害-响应程度模型。  相似文献   
960.
以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为主导的建筑隔震技术,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并在大量工程建设中得以应用.5·12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工程结构破坏,震后恢复重建采用何种技术,关系到在未来地震中是否可以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更有效地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