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446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943篇
基础理论   196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4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液体发酵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对解淀粉芽孢杆菌XZ-173液体发酵生产表面活性素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研究。首先使用Plackett-Burman实验对影响表面活性素产量的17个因素进行显著性筛选,结果表明,MnSO4、CuSO4、温度和转速为显著性因素。再运用Box-Behnken实验对这4个显著因素的取值进一步优化,得到各因素优化后的数值分别为4.4 mg/L(MnSO4)、0.18 mg/L(CuSO4)、29℃(温度)和163 r/min(转速)。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生表面活性素的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15 g/L,蛋白胨5 g/L,L-谷氨酸钠6 g/L,KH2PO40.8 g/L,MgSO40.4 g/L,KCl 0.4 g/L,酵母提取物3 g/L,L-苯丙氨酸2.5 mg/L,MnSO44.4 mg/L,CuSO40.18 mg/L,FeSO40.12 mg/L;最适培养条件:pH 7.5,温度29℃,转速163 r/min,接种量5%,装液量50 mL/250 mL,摇床培养36 h。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表面活性素实际产量为336 mg/L,实际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相一致。表面活性素采用HPLC技术分离,发现其在浓度仅为50 mg/L时EI24就可达到70%以上,反映了表面活性素优异的乳化活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2.
陈锋  傅敏 《四川环境》2012,(4):61-64
本文探讨了3种常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山梨脂(Tween-80)对被重金属铬、镉污染了的土壤的修复洗脱作用,以及被污染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淋洗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铬、镉有明显去除效果,聚山梨脂(Tween-80)对污染土壤中铬和镉的去除率分别为61.2%和37.06%。实验表明,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线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的仪器为德国BRAN+LUEBBE公司自动分析仪。方法在0.050~0.400mg/L范围内,可以获得较好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0.9990,检出限为0.015mg/L,水样的回收率在92%~109%,此方法符合水质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要求。并对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4.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重点考察了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及表面负荷对诱导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艺启动初期,白云石以及碱式碳酸铜为诱晶载体时,铜的去除率在90%以上,石英砂对铜的去除率较低,但石英砂经表面改性后对铜的去除效率亦可达90%以上。在运行稳定后,几类诱导载体对铜的去除率皆能稳定在95%,说明诱晶载体的表面性质对诱导结晶工艺的影响主要在于反应启动初期,选择与目标结晶产物结构、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诱晶载体有利于诱导结晶过程的进行。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诱晶载体表面负荷对结晶过程影响较大,诱导结晶除铜工艺中载体表面负荷不宜高于0.054gCu/(m2·d)。  相似文献   
155.
为提高湿式除尘装置对炭黑颗粒物的去除效率,通过向吸收液中添加复配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吸收液对炭黑的润湿性,投加絮凝剂使进入吸收液的炭黑颗粒发生凝聚和沉降,从而使吸收液得以循环利用。其中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9)醚(AEO-9)为主,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和壬酚基聚氧乙烯醚(TX-10)分别复配,筛选出复配效果最好的一组复配液;然后投加絮凝剂,探讨絮凝剂的加入对吸收液中炭黑颗粒物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EO-9浓度为0.05mmol/L,TX-10浓度为0.09mmol/L时,吸收液的表面张力最小,为36.75mN/m;投加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浓度为100mg/L时,经15min沉降,炭黑的沉降率可达88.1%,上清液中悬浮颗粒的平均粒径为6.36μm。  相似文献   
156.
由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大陆现代紫外C消毒技术,适用于水、空气和固体表面的消毒.  相似文献   
157.
泡沫分离法处理含Cr~(6+)废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处理含Cr~(6+)废水,考察了各因素对Cr~(6+)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的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条件:废水pH 4.00,气体流量0.90 L/min,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量300 mg/L。进水Cr~(6+)质量浓度为10 mg/L时,间歇运行的Cr~(6+)去除率为97.80%,连续运行的Cr~(6+)去除率为95.89%,出水均可达标排放。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法去除Cr~(6+)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的特征。对泡沫分离柱放大后的废水连续流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泡沫分离Cr~(6+)的效果比较稳定,但分离设备对废水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以CTAB联用乳化剂OP,锗和口底唑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5~6的酸度范围内及波长505nm处,络合物呈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1×104。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组成比为Ge(Ⅳ)∶口底唑=1∶3。本体系在0~160μgGe/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本法使用混合掩蔽剂,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并用于环境水样中锗的回收试验和阳极泥中锗的测定,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9.
阴离子洗涤剂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离子洗涤剂污染水体,破坏水生态平衡。目前应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进行监测,操作繁琐,抗干扰能力差,且使用大量的有毒溶剂氯仿,因此需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本文着重介绍一种新型的电活性基团与功能高分子支撑体相键合的离子选择性液态膜电极。以聚苯乙烯进行氯甲基化、季铵化,制成聚苯乙烯敏感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液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离子测试最新工具。它优越于玻璃电极和固态膜电极,具有较高选择性,活性材料广泛。曾报道在聚氯乙烯的端基上引入季铵基活性基团,制成选择性电极。但存在着活性物…  相似文献   
160.
羧甲基-β-环糊精对土壤中萘的洗脱去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对不同组分土壤中萘的洗脱去除作用,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洗脱去除作用比较,讨论了其对洗脱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对土壤中的萘有较好的洗脱去除效果,20g·1-1的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的洗脱率可达90%以上;洗脱液浓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洗脱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适当地增加洗脱液浓度对洗脱去除率有显著提高;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相比,以羧甲基-β-环糊精溶液作为增溶试剂,对土壤中的弱极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洗脱处理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