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65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1.
延军平 《灾害学》1997,12(4):65-68
根据贫水化的严重形势,应用水循环的原理,提出了减缓贫水化的几个主要途径,对解决城市淡水短缺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屋面雨水储用的水质保障是雨水资源高质量回用的关键。传统储水系统由于结构性缺陷和污染物质接续扩散的影响,导致储水水质不佳。该研究采用Fluent软件,通过改变进水水力条件和系统结构,模拟和识别了储水系统接续过程中的污染物质归趋;创新性提出增设隔离生态净化层,构建基于沉淀区、过渡区和澄清区的新型屋面雨水原位接续储用系统;通过4场降雨的原位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储水系统净化效果极佳,水质稳定达到城市杂用及景观水回用标准,可作为屋面雨水储用系统装备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及火点图,研究了重庆2013年夏、冬两季雨水DOM光谱特征,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雨水DOM与水体、土壤DOM具有类似性质光谱特征,证明降雨DOM也是陆地及水环境中DOM地化特征的重要贡献者.雨水DOM中DOC含量为0.88~12.80 mg·L-1,CDOM含量在3.17~21.11m-1之间,夏、冬两季降雨DOM差异明显(P0.05).与夏季相比,冬季降雨DOM分子量较小,芳香性程度较低,腐殖化程度也更低,输入主要以本地和短距离输送为主;而夏季DOM来源较分散.尽管吸收和荧光光谱可用于解析雨水DOM组成和来源,但在光谱特征的解析和来源识别上与其他来源DOM有所区别,传统"内、外源区分"并不适用于雨水DOM.  相似文献   
14.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应对城市雨水问题的新举措,目的是改善城市水文环境,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已进行了多年的雨水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加以借鉴,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文献分析法检索了世界知名出版社和数据库的相关论文,对国外近年来雨水资源利用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类。结果表明,国外的雨水资源利用在雨水采集系统、技术应用、风险评价、社会学研究、低影响开发与最佳管理实践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研究深度、广度和尺度上对我国的相关研究具有启发性。我国的"海绵城市"研究应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并与中国的城市特点相结合,全方位、系统性地开展研究和实践,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已经建设雨水调蓄池,从而截留初雨中的污染物,本文就蓄水池的功能和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做简要的分析探讨,并进一步的分析了其运行模式,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对工业固体烧渣中重金属进行浸出试验研究,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其浸出液中的铅、铬、锌、镉、铜、铁和镍等7种重金属,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砷,考察了模拟酸雨的pH值、液固比和浸取时间等因素对烧渣中重金属的浸出试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渣中各重金属的浸出值均未超出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的允许值,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或路基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7.
Stormwater runoff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source of pollu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for receiving waters. In order to quantify and manage the impacts of stormwater runoff on the environment, predictive model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Predictive tools such as regression mode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predict stormwater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Storm ev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ntecedent dry days (ADD), have been related to response variables, such as pollutant loads and concentrations. However it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among many studies to consider ADD as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 predicting stormwater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accuracy of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in predicting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roadway runoff. A total of 17 storm events were monitored in two highway segments, located in Gwangju, Korea. Data from the monitoring were used to calibrat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 The calibrated SWMM was simulated for 55 storm events, and the results of total suspended solid (TSS) discharge loads and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 (EMC) were extracted. From these dat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developed. R2 and p-values of the regression of ADD for both TSS loads and EMC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pollutant loads were better predicted than pollutant EMC in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s. Regression may not provide the true effect of site-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due to uncertainty in the data.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内水资源稀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将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鉴于此,笔者在文中针对雨水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实施了详尽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雨水资源回收利用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利用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雨水径流特别是初期雨水污染严重,是水体富营养化、水华以及海域赤潮等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分析了径流污染产生的特点,概括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并着重论述了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SWMM模型的合流制管道溢流污染控制系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