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7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666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使用MARGA离子在线分析仪ADI 2080对2017年12月27日~2018年1月5日南京市PM2.5化学组分进行连续采样分析,结合气象要素和大气环境监测数据,探讨了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霾日中南京水溶性离子浓度为121.41μg/m3,是洁净日的3.2倍.霾污染过程中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大小顺序为NO3- > SO42- > NH4+ > Cl- > K+ > Ca2+ > Mg2+,SNA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浓度的91.97%.霾日中水溶性离子日变化均为三峰型,洁净日中Cl-、SO42-和NH4+的日变化为单峰型,Ca2+为双峰型,K+、Mg2+为三峰型.随着空气污染状况的加重,总水溶性离子在PM2.5中的占比不断减少,空气质量为优时占比95.93%,严重污染时为63.25%.霾日中随着污染加重,NH4+占总离子的比例稳定在23%左右,SO42-占比缓慢减小,NO3-占比不断增大.NOR、SOR的日变化在霾日呈双峰型分布,洁净日则较为平稳.观测期间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有二次转化、煤烟尘、扬尘以及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172.
泰安市冬季一次严重空气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泰安市空气污染形成原因,选取泰安市2016年12月一次严重空气污染过程,利用泰安市2016年12月地面和探空资料及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提供的FNL资料,对泰安市严重污染期间大气环流形势、边界层条件、污染源及传输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泰安市霾污染期间,500 hPa大气环流形势呈"两槽一脊"的特征,850 hPa泰安市处于南支槽前,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为ρ(PM2.5)的升高提供了有利条件;泰安市近地面处于高压控制下的弱风区(平均风速约为1.2 m/s)且边界层有逆温层存在,阻碍了PM2.5的垂直输送,造成近地面ρ(PM2.5)急剧升高.此外,泰安市及周边地区污染严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本地输送占比约为34%,其余均为外来传输,即污染物主要通过外来源传输,本地污染源贡献比率较小.污染物的高、低空传输路径不一致,低空污染物主要从安徽省水平输送至泰安市,高空污染物则先由河北省、河南省向南传输至安徽省、湖北省等地,再随南风气流向北输送至泰安市.研究显示,外来污染源传输作用配合本地静稳天气形势是造成此次泰安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3.
海南五指山大气气态总汞含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自动测汞仪(Tekran 2537B)于2011-05~2012-05对五指山大气气态总汞(TGM)进行了连续1 a的观测.结果表明,五指山TGM含量为(1.58±0.71)ng·m-3,与全球大气汞背景值相当,表明五指山大气几乎没有受到明显的大气汞污染.TGM的月变化特征表现为2011年6~8月和2012年3~5月TGM含量较低,2011年9月~次年1月含量较高,热带季风是影响TGM月变化的主要因素.五指山TGM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小时均值最低值出现在09:00,峰值出现在19:00,白天TGM浓度低于晚上.日变化受汞长距离迁移和本地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汞从中国大陆的长距离迁移为五指山TGM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4.
霾与非霾期间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霾污染日趋突出,同时大气汞污染也十分严重,而颗粒汞对于汞在大气中的循环演化意义重大.为了探讨霾污染期间汞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采用Nano-moudi 12级(6.2~9.9μm、3.1~6.2μm,1.8~3.1μm、1.0~1.8μm、0.56~1.0μm、0.32~0.56μm、0.18~0.32μm、0.10~0.18μm,0.056~0.10μm、0.032~0.056μm、0.018~0.032μm、0.010~0.018μm)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上海霾与非霾期间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的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态汞含量与颗粒物含量正相关;采样期间霾天颗粒态汞平均浓度0.31 ng·m-3是非霾天颗粒态汞平均浓度0.11 ng·m-3的2~3倍;霾和非霾天颗粒态汞浓度以及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粒径分布呈双峰型,霾期间峰值分别出现在0.56~1.0μm粒径段和3.1~6.2μm粒径段,而非霾期峰值分别出现在0.32~0.56μm和3.1~6.2μm粒径段;霾天较非霾天颗粒态汞和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均出现了向大粒径方向偏移;颗粒态汞主要分布在粒径≤1μm粒子上,能够长时间停留和长距离输送;非霾期间颗粒态汞在颗粒物中的平均含量为0.029 ng·μg-1,而霾期间为0.015 ng·μg-1;霾污染过程中其他污染物迅速成长,而汞成长较慢;霾天积聚核模态粒子中颗粒态汞质量浓度为2.06 ng·m-3,而非霾天为0.55 ng·m-3,积聚态颗粒物的大幅增加,是灰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本地源燃煤等的排放以及风沙扬尘的增加和外地源的输送是导致霾天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5.
176.
美国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各州 ,是一种公有的资源。法律上的水权 ,是水的使用权 ,主要包括私人所有的先占权水权、岸边权水权。在美国西部各州的水权系统中 ,有一种水权现在可以在私法框架中协调环境保护目标、各种取水权人的取水需求 ,这两者之间的冲突。这就是现在美国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内径流水权。内径流水权可以在私法领域保护水流的天然禀赋 ,并且排除政府以环境法为理由介入水事争端。随着环境主义在美国的破产[1] ,美国西部开始了大规模的水权裁决活动 ,通过水法院或者行政机构确认私有水权的优先权日 ,从而确立水权的优先权序列。这样水权就会真正成为属于分散的个体的、排他性的财产权。优先权日在先的水权将在枯水季节排除他人的取水权或者其他种类的用水权。因此 ,确立内径流水权在这个优先权序列中的地位 ,是环境保护目标在私法体系中 ,而不是在效率低下的各种环境保护法中 ,长久地得到维护的关键。内径流水权优先权日有 (1)判例法认定的日期 ;(2 )法律规定的日期 ;(3)转化生成的日期。在先占原则框架中扩张这种财产权可以更大程度地排除环境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7.
为了研究断层气的日变化,探讨地下浅部气体和固体潮的关系,在怀来后郝窑地热区进行了试验和观测。研究地下气体H2、CO2、Hg等的日变化以及气温、气压、风速等对其的影响,探讨地下浅层气体和固体潮的关系,认为H2、Hg等地下气体的变化和固体潮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8.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污染物瞬时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选用控制在一定置信度下最大允许误差的统计公式确定出样本容量,并采用模糊集合运算—优化组合选择法,确定出获取日均值的最佳监测时段.  相似文献   
179.
近年来,空气污染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气溶胶颗粒物(PM)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生物气溶胶作为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江苏省泰州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发生沙尘和霾污染时生物气溶胶中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沙尘天和霾天气...  相似文献   
180.
40℃以上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37℃~40℃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安排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 h,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35℃~37℃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