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190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木聚糖酶在纸浆预漂白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的木聚精酶LDA3对纸浆进行预漂白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纸浆的卡伯值。LDA3处理木浆的条件为30℃,15IU/g绝干浆,卡伯值最大落差为3.0。处理麦草浆的条件为30℃,30IU/g绝干浆,卡伯值最大落差为7。经换算分别可以降低16%和15%的有效氯用量,具有降低漂白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52.
膜蒸馏-结晶工艺是一种新的回收纯物质方法,尤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晶体。对于膜蒸馏-结晶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膜蒸馏-结晶的起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膜蒸馏-结晶在高浓度无机盐废水中应用的优势,预测其在该方向上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3.
新型复合预氧化技术控制副产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预氧化工艺中,但是成本较高,而且会生成臭氧化副产物,如可同化有机碳(AOC)、溴酸盐和甲醛.因此,提出臭氧/高锰酸钾复合预氧化技术,并对照预臭氧化技术,进行了消毒副产物前质及臭氧化副产物控制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预臭氧化(1.5 mg/L臭氧)相比,复合预氧化(0.6 mg/L臭氧 0.4 mg/L高锰酸钾)能促进混凝沉淀对消毒副产物前质的去除,总去除率与单独预臭氧化的去除率相当.而且又能降低AOC生成量,并促进混凝沉淀对AOC的去除,合计AOC去除率达43%左右.此外,对溴酸盐和甲醛生成量也有明显去除效果,比单独预臭氧化降低了78.4%和21.2%.  相似文献   
654.
选择适当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评价方法是用来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根据安全评价目的,对象和要实现的评价目标,选用适当的评价方法。目前,我国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类别选用适宜的评价方法,以满足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的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655.
废锌锰电池真空蒸馏法去除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锌锰电池回收利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现汞的无害化。介绍了使用真空蒸馏装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蒸馏温度、系统压强和蒸馏时间对去除汞的综合影响;寻找去除汞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实验结果,使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处理锌锰电池优化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500~600℃,蒸馏时间60~80min,系统压强3000~7000Pa。  相似文献   
656.
污水含油量高是制约电脱盐装置达标的指标,通过对电脱盐污水预除油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可为达标创造条件,使污水含油量降低到200mg/L 以下,回收污油可回注到电脱盐装置入口,达到节能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657.
658.
预先危险分析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详细阐述了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的过程,指出将此法推广运用于建设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中,能进一步提高评价深度和评价质量,达到控制或消除工程中危险危害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9.
660.
采用复合添加剂(Ⅱ),主要成分为:重钙、磷酸、亚硫酸氢钠和碳酸钙等,以稻草(或麦杆)为原料,用硫酸酸化水解制取糠醛,硫酸浓度为6%(摩尔%),液固化为1:1 ̄2:1(wt/wt),复合添加剂(Ⅱ)与原料的比为0.05:1(wt/wt),出醛率:稻草为10%;麦杆11%,废渣全部转化为中性复合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