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47篇
  免费   1545篇
  国内免费   2252篇
安全科学   4167篇
废物处理   309篇
环保管理   7878篇
综合类   22632篇
基础理论   2147篇
污染及防治   1079篇
评价与监测   1414篇
社会与环境   1305篇
灾害及防治   413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653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920篇
  2020年   737篇
  2019年   840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713篇
  2016年   1020篇
  2015年   1319篇
  2014年   2799篇
  2013年   2041篇
  2012年   2307篇
  2011年   2142篇
  2010年   1714篇
  2009年   1891篇
  2008年   2192篇
  2007年   1974篇
  2006年   1698篇
  2005年   1733篇
  2004年   1579篇
  2003年   1862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1227篇
  2000年   1088篇
  1999年   813篇
  1998年   835篇
  1997年   744篇
  1996年   681篇
  1995年   671篇
  1994年   482篇
  1993年   343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331篇
  1989年   4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对在集约化养殖猪场使用EM技术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猪舍除臭及除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2.
223.
渤海大气气溶胶元素组成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法(ICP-OES)分析了2000年夏季渤海大气气溶胶样品,给出了渤海气溶胶污染物浓度分布特点,结合气象资料和富集因子进行了元素物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海区,气溶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Zn(1638ng/m3),含量最低的是V(2ng/m3).渤海气溶胶中Pb、Zn、Cu和Ni等具有较高的富集因子.辽东湾Pb的富集因子达4000以上,Zn的富集因子普遍大于其他海区.Pb、Mn、Cu、V等含量的相对大小与同期北京的分析结果一致.综合分析表明,渤海大气严重受到陆地人为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4.
总结了甘肃省环境监测系统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做法,使全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为环境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5.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重金属镍、铜、银、铅、镉和汞的方法。环境水样中的镍、铜、银、铅、镉和汞用四 -(对二甲氨基苯基 ) -卟啉 (T4 -DMAPP)柱前衍生 ,用C1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镍、铜、银、铅、镉和汞的T4 -DMAPP络合物 ,富集倍数为 1 0 0倍 ,然后用甲醇和四氢呋喃梯度洗脱为流动相 ,WatersXter raTMRP18( 3 9mm× 1 5 0mm)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 ,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镍、铜、银、铅、镉和汞的检测限分别为3、2、4、3、1 5ng/L和 3ng/L。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 1 8%— 3 2 % ,标准回收率为 92 %— 1 0 7%。该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重金属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26.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27.
文中介绍了环境会计体系评价方法和研究动向,为探讨和研究环境会计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8.
从我国中小企业特点出发,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快其进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29.
系统地阐述与论证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概念界定、构成条件和适用范围”等内涵,理清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概念,探讨了罪与非罪的区分标志,并对是否增加环境犯罪危险犯条款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30.
概述了全球化及全球环境教育的进展情况,分析了中国环境教育事业的成就和不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