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黄河(过境)、大黑河水系及浑河水系十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并针对各河流污染断面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黄浦江上游汇不区禽畜业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为定量了解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禽畜业污染对黄浦江水网地区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汇水区的禽畜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各类禽的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泄系统,估算了禽畜粪尿总产生量及流失量,结果表明,汇水区禽畜粪尿流失量达91.3万t/a,由此产生的污染物CODcr为5.32万t/a,NH3-N为0.58万t/a,分别是汇水区污染总负荷的38.3%和47.8%,成为黄浦江上游汇水区的主要污染源。对此,提出了防治禽  相似文献   
83.
五十天紧急改造京密引水渠 虽然已是秋风萧瑟、树叶纷纷飘落的时候, 京密引水渠技术改造工程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尤其到了夜间,工地上的灯光像一串串星星,使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黯然无光。挑灯夜战的工人们的身影在灯光中起起伏伏,从颐和园团城湖至怀柔水库的73公里引水渠显得人气很旺。 据京密引水渠管理处主任张土清介绍,此项工程是解决北京城市供水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紧急对策之一。 京密引水渠建成于60年代,全长112.7公里,原设计是以农业灌溉为主,主要供应密云、怀柔、顺义、昌平、海淀、…  相似文献   
84.
黄浦江上游支流污染负荷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浦江上游14条主要支流的水资源特性,水量、水质和工业,、生活、农田径流、禽畜、泵站等污染源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2000年各污染源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对支流区域内污染物的产生量与影响支流水体污染的成因,及支流的污染负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5.
86.
87.
基于Arc GIS10.1,以SRTM3为使用数据,对甘孜—玉树断裂带北西段及其周边地区从地形形态和水系特征两个方面行分析,归纳了该区的地貌特征以及地貌形态与断裂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甘孜—玉树断裂带北西段及其周边地区的坡度范围在0°~80°之间,并且与断裂的几何分布有相关性;2.该区地形起伏度在0~1579m之间,以山地地形为主;3.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最大高程图、平均高程图及最小高程图,发现研究区地形呈台阶状并且高的台地边界不断退缩,水系面积不断扩大;4.研究区域内山体上部有多级夷平面发育,主要夷平面在5000m左右,地形起伏度大,呈高山峡谷或者高山盆地的地貌样式间隔排列;5.水系密度分为5级,范围在0~0.4km/km2之间,与断裂走向大致相当。另外,多条切过断裂的分支河流,一致性地左旋错动,并且水系密度最高值区域与区域断裂的展布格架基本吻合,断裂对水系展布的控制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河流污染类型优控顺序确定方法及其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河流污染类型优控顺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河流域,结合海河流域主要河流站点水质监测数据和沉积物分析数据,对各水系河流的耗氧污染、富营养化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整体评估,确定海河流域河流污染优先控制顺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有36%河长耗氧污染严重,重污染河流主要分布在黑龙港运东水系、子牙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重度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100%、54%和68%.重度富营养化河流主要分布在子牙河水系、北三河水系(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和徒骇马颊河水系,重度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50.0%、52.3%和39.7%;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普遍较低,子牙河水系、滦河水系和漳卫河水系重度污染河长比例分别为26.5%、21.6%和28.0%.海河流域河流中度以上的耗氧污染、富营养化及重金属污染河长分别为8203 km、6927 km和6733 km,由此确定流域河流污染优控顺序应该是首先关注耗氧污染,然后再控制河流富营养化,最后再治理重金属污染.分水系优控顺序研究表明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黑龙港运东水系、子牙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主要面临耗氧污染问题;北三河水系应首先控制富营养化;滦河水系、海河干流和漳卫河水系应关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0.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geochemical cycles in aquatic eco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 in Huangpu River {the last tributary of the Yangtze River), surface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long the river from December 2011 to June, 2013.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the absorbanc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 of DOM in water samples were measured. Fluorescent DOM in the Huangpu River was decomposed into four components by the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 including one humic-like substance and three protein-like substances. It showed that high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OC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upstream water compared to the downstream water, and so did the absorbance coefficients of 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the total fluorescence intensities of different PARAFAC components of DOM.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lar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DOM in the Huangpu River. Polar compounds dominated tyrosine-like component of fluorescent DOM in all seasons. Tryptophan-like and humic-like substances had more polar fraction in summer and autumn than those in winter, while aromatic protein-like materials had the highest polar fraction in winter. Almost all of fluorescent DOM components were refractory in spring, while less than 20% of fluorescent DOM in average were biodegradable within 4 weeks in other season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abundance of DOM in the Huangpu River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water discharges from the Hangjiahu Plain and the seasonal difference in polarity and bioavailability of DOM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its orig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