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259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702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149篇
评价与监测   231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71.
对北京市远郊百花山(海拔1300 m)2007—2017年大气常规6项污染物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与代表市区的国控站点均值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百花山SO2、CO、PM2.5浓度为国控站点浓度的35.5%~35.7%,NO2、PM 10、O 3浓度分别为国控站点浓度的14.0%、41.5%、185.5%。11年间,百花山6项常规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2013—2017年,百花山PM2.5浓度年均降速为11.4%,低于国控站点13.3%的年均改善水平。百花山和国控站点在污染物季节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秋季颗粒物浓度差异最大,春季差异最小。百花山6项污染物的日变化峰谷比值为1.21~1.44,其差异小于国控站点。各项污染物浓度在18:00出现峰值,认为主要受城区远距离传输影响。2013—2017年,百花山共出现5个PM2.5重污染天,5级以上重污染小时数为442 h,国控站点有2%的重污染小时与百花山同步。  相似文献   
972.
环境背景值反映了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是确定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基础,在环境质量评价、政府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具有矿产背景的区域,由于其水文地质环境复杂,传统背景值的计算方法存在局限性。笔者以明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分析工具,结合实际采样检测,将流域内氟化物的来源分为4类,单独进行估算,并利用研究区出境断面处的多年历史数据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预测精度达到89.4%;最后只考虑自然因素对总量的贡献,计算出河流中氟化物的背景值为1.72 mg/L。  相似文献   
973.
主要论述了分布式实时在线可控大气监测网的总体设计、技术要点及解决途径。通过软件的设计策略和数据流图阐明了当前大气监测控制技术向网络化、分布性和互操作性方向发展的特点,结合开发的实例介绍了网络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74.
对太湖地区近10余年来共32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处理,获得地表反射率影像,在这些影像上采集了分布在不同片区、不同发生季节、不同集聚程度的蓝藻水华样区,提取了不同蓝藻水华的可见一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数据.统计表明蓝藻水华在TM 4波段的反射率有较宽的动态范围,能定量反映蓝藻集聚程度,TM 2也是...  相似文献   
975.
海螺沟背景站地处人烟稀少、远离工业带区域,颗粒物浓度水平与美国背景区域相当,通常情况下各项污染物浓度呈周期性缓慢变化,但通过实时自动监测发现,也有部分时段出现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的现象,对这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015年共有43 d因远距离传输导致背景站浓度急剧升高现象,其间PM_(2.5)平均质量浓度为19.4μg/m~3,比其年均质量浓度(8.3μg/m~3)高1倍多。通过对2015年背景站监测数据与年气象分析资料的联合分析,结合HSPLIT 4.8轨迹模式对污染物来源进行溯源,在海螺沟国家大气背景区域的200、3 700 m 2个高度都存在南亚次大陆向中国境内输送的气流路径。后向轨迹200 m高度聚类分析结果:海螺沟背景站PM_(2.5)监测值超"正常"浓度范围时段有84%的大气污染气团主要来自南亚次大陆方向,同时,常规6项其他监测项目的浓度水平也存在协同上升效应。  相似文献   
976.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organic ions present in particulate matter smaller than 10 µm (PM10),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by industrial, domestic and mobile sources in Duzce. To assess spatial variation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wo sampling sites that had urban and suburban characteristics. Further, the process was carried out in two seasons to underst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An ion chromatography device was used for analyzing the inorganic ion content in the collected samples. The highest levels of inorganic io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t the urban sampling site during the winter campaign. Furthermore, the highest ion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for SO42? ion at both sampling sites and during both seasons, while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for Br?. Moreov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and ion concentrations. A comparison of the cation and anion equivalence values using seasonal CE/AE (cation equivalence/anion equivalence) ratios showed that the aerosol matter had alkalin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both seasons. The mean value for the CE/AE ratios was 1.58 in winter and 2.06 in summer at the urban sampling site and 1.36 in winter and 1.52 in summer at the suburban sampling site.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ons were determin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es, the ions emitted from common sources and those exposed to similar atmospheric conditions displayed strong correlations with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977.
为研究小群体行为作用对地铁站突发事件人群疏散效率的影响,基于社会力模型理论和智能体技术,构建地铁站人群疏散模型。分析小群体趋向性、协调一致性等行为特征,运用社会力模型理论,计算小群体成员移动速度;量化小群体行为对群体内部成员作用大小,修正成员期望速度,确定人群疏散速度;以某地铁站火灾事故为例,分别模拟单人疏散场景和混合疏散场景。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疏散场景仿真时间比单人疏散场景仿真时间延长12.29%,平均绕行距离比单人疏散增加38.8%,小群体行为降低了地铁站突发事件人群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978.
为摸清深圳市6种常规重金属(Cd、Hg、Cr、Cu、Zn、Ni)在不同剖面层次的背景含量及垂向分布规律,探究土壤剖面重金属背景含量与理化参数的关系,在全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区域布设土壤典型剖面样点50个,每个点位按A、B、C3层采集土壤样品共150个.结果表明,土壤剖面不同采样层次重金属背景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深度增加,Cr、Cu、Zn、Ni的背景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规律,Cd和Hg的背景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深圳市土壤剖面中6种重金属的背景含量相对较低,整体上略低于“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剖面理化参数存在典型的南方土壤特性,土壤pH值呈酸性,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容重、Al2O3和Fe2O3含量逐渐增加,而有机质、CaO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离子交换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土壤机械组成特征为砂粒最多、粉粒次之、粘粒最少.将土壤剖面重金属背景含量与理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e2O3、Al2O3和土壤机械组成...  相似文献   
979.
长期缺少豫境黄淮海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数据,很多学者不得不用河南省土壤或中国潮土元素背景值作为标准评价重金属污染.那么,豫境黄淮海平原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与河南省土壤、中国潮土是否存在差异?平原内部是否存在重金属背景值的空间差异?这是影响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关键,需要开展研究.采用10 km×10 km网格法,在研究区沙河干流以南(南区)和以北(北区)分别采集土壤表层样品336份和561份.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Cd、Cr、Pb、Cu、Zn和Ni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AFS)法测定样品Hg、As含量.在重金属含量异常值剔除和数据分布检验基础上,分别确定南区和北区重金属背景值.结果表明,南区土壤Hg、As、Cd、Cr、Pb、Cu、Zn和Ni背景值分别为0.066、4.11、0.130、56.72、20.97、23.31、59.21和24.03 mg·kg-1,北区上述重金属的背景值分别为0.061、7.45、0.129、51.92、18.96、22.72、66.96和27.16 mg·kg-1.北区土壤As、Zn和Ni背...  相似文献   
980.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simple methods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instantaneous background air pollution level in a study area around an emitting point source. The methods allow estimation of concentrations non-inclusiv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local emitting source. Hourly records of several monitoring stations located around the point source and results of the diagnostic Lagrangian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l LADISMO are used in the calculations. A hypothetical case study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method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