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0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2023篇
基础理论   401篇
污染及防治   445篇
评价与监测   281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提出运用物元分析与灰色聚类法相结合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用物元分析法建立了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其中对于权重的确定,采用了灰色聚类权的方法,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62.
降低油品储运损耗 改善大气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石油开采到成品油进入清费的过程中,损耗量约占原油量的3%-5%,其中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占总耗的40%-50%,着重论述了油品储运过程中降低损耗的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63.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llution transport budget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of typical citie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xchang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BL)-free troposphere (FT) exchange on concentration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within the ABL during heavy pol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port flux balance relationship, differences in pollution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citi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BL-FT exchange effect. The FT mainly flowed into the ABL in BJ, while in SJZ, the outflow from the ABL to the FT was more intense. Combined with an analysis of vertical wind profile distribution, BJ was found to b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northwest cold high prevailing in winter, while sinking of strong cold air allowed the FT flowing into the ABL influence the vertical exchange over BJ. In addition, we selected a typical pollution event for targete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mechanistic details of the influence of ABL-FT exchange on the pollution event.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ABL-FT interac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M2.5 concentration within the ABL during heavy pollution.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 of heavy pollution, FT transport contributed as much as 82.74% of PM2.5 within the ABL. These findings are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lution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 and the effect of ABL-FT exchange on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64.
模拟降雨条件下沉积物对磷的富集机理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通过模拟降雨径流实验,在72mm/h的大暴雨备件下,研究侵蚀性颗粒从土壤中的径流流失过程及其对磷的富集作用和机理。结果表明,深积物中不同粒长团聚体的组成和原来土壤中的组成有很大差异。径流流失的沉积物主要以0.25mm以下的团聚体为主,径流中80%以上的磷以颗粒态形式流失,而颗粒态磷的60%-90%随0.1mm以下的团聚体流失。不同粒径团聚体对磷的富集作用和富集系数不同。模拟实验建立了沉积物富集系数  相似文献   
65.
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环境保护的特殊贡献。阐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机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 NOX排放的机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大气功能区划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颖  候盾 《上海环境科学》1998,17(3):11-14,20
文章分析了大气环境功能区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功能分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功能分区中正确考虑风的向影响的原则,剖析了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了功能分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综合考虑社会功能,气候地理特征及环境现状的定量划分功能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阐述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并将之应用于一案例中。  相似文献   
67.
长江中下游稀土元素的水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同步研究了稀土元素在长江干流中下游水体各要素中的含量分布及其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河水中以悬浮态为主,溶解态含量极微。溶解态在中下游各河段呈均匀分布,与不同地带的河流也基本一致。而悬浮态含量较高,变幅较大。各河段的悬浮物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相近,悬浮物与沉积物中相应各稀土元素含量也基本一致。各河段悬浮物与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富集、铕亏损型,各稀土元素赋存形态特征相似,均以结晶态为主,各形态所占比例的排序均为结晶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各稀土元素相对比较,中稀土元素Eu、Sm、Tb的结晶态较轻、重稀土的结晶态所占比例低、而其它态相反。  相似文献   
68.
未熟-低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岩光片镜鉴和显微荧光分析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5 0 0余块未熟 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未熟 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 ,不同地区显示出陆源组分与水生生源组分不同的“配比”关系 ,反映出其有机质组成的复杂性 ,并确认藻类体、孢子体、树脂体、木栓质体、壳屑体和矿物沥青基质等组分是其最常见的生烃组分。基于对镜质组反射率Ro和孢子体荧光变化等演化指标特征的分析 ,认为未熟 低熟烃源岩有机质早期热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一般都表现为“二段式”变化 ,其变化界限大致以Ro等于 0 .5 0 %~ 0 .5 5 %为界。  相似文献   
69.
丁基锡化合物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海河河口表层底泥制成悬浮颗粒物(SPM),采用批量平衡法首次研究了模拟河口条件下三丁基锡(TBT)和二丁基锡(DBT)在该SPM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TBT和DBT均能在SPM上发生吸附,尤以TBT更为显著.吸附速率可用Kuo和Lake的经验公式描述;吸附过程受SPM的浓度及TOC含量、pH值、温度、腐殖酸浓度和盐度影响.实际河口水样中的SPM对TBT和DBT的吸附百分率也较高,因此SPM是TBT和DBT归趋的重要场所,去除SPM可使水体得到一定净化.  相似文献   
70.
重庆的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渝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10):22-23,31
文章分析了大气污染和酸雨对重庆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研究表明,重庆的大气污染主要由燃煤导致,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应与能源发展规划相协调,只有降低煤炭使用比例才能使重庆乃至我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做到根本性消减,要把调整能源结构提到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