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7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306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2243篇
基础理论   260篇
污染及防治   723篇
评价与监测   125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21.
The 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of 1977 designated national parks and wilderness areas larger than 1894 ha to be class I areas for air quality management, setting more restrictive criteria than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Class I areas are afforded the greatest degree of air quality protection under the Clear Air Act of 1970.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studies have documented air pollution effects in the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GSMNP), the second-largest class I area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Air pollution problems of greatest concern in the GSMNP are effects of acid deposition, visibility impairment, and tropospheric ozone. Several recent events have increased concerns abou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class I area of the GSMNP. A forum, sponsored by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 Man and the Biosphere Cooperative (SAMAB), was held in March 1992, which involved representative. parties-at-interest and began to address strategies for better management of air resources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ose discus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and reports actions occurring as a result of the forum. Another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class I area of the GSMNP.  相似文献   
322.
低温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采用低温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炼油和乙烯废碱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停留时间对废碱液中硫化物的氧化、氧化产物的形态、COD和酚去除率的影响,反应温度对废碱液中污染物氧化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碱液的脱臭效果很好,S^2-的氧化产物以S2O3^2-和SO4^2-2种形式共存;酚、COD的去除率及S^2-的氧化反应停留时间影响小,受反应温度影响明显;废碱液的S^2-的酚浓度相当时,COD去除率一 般低于40%, 废碱液的S^2-浓度远大于酚浓度时,废碱液的COD去除率为40%-70%;废碱液中酚的质量浓度大于20000mg/L时才有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323.
含氯苯和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的混凝—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混凝沉淀 -芬顿试剂氧化对含氯苯和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 ,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废水经混凝处理后可去除 46 .2 %的COD ,BOD5/COD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废水经芬顿试剂氧化处理后可去除 5 0 .9%的COD ,BOD5/COD值可从 0 .0 4提高到 0 .1  相似文献   
324.
DSD酸氧化缩合废水浓缩液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DSD酸氧化缩合废水浓缩液回用到原生产过程的可行性。对DSD酸氧化缩合废水可采用萃取技术分离出其中97%的有机物,反萃产生的4-8倍的浓缩液返回到DSD酸生产中的氧化缩合单元后,可提高DNS酸的收率约7.43%,且不会明显影响产品的纯度,浓缩液8次循环磁用试验的结果表明,虽然DSD酸氧化缩合废水的COD从15000-20000mg/L提高到20000-29000mg/L,但没有显著持续增长的趋势,表明反应液中副产物的浓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25.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莉  陆晓华 《化工环保》2002,22(2):115-118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及使用范围,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与焚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特点,经济实用性,指明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6.
次氯酸钠氧化脱除黄磷尾气中的硫、磷杂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熊辉  杨晓利  李光兴 《化工环保》2002,22(3):161-164
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工艺净化黄磷尾气,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质量分数为0.65%,PH为9、反应温度为285K,气体流速为0.6-0.8L/min的条件下,对尾气中H2S、PH3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9.9%,和99.8%,出口含量分别小于0.2mg/m^3和7mg/m^3,对有机硫也有30%的脱除能力。  相似文献   
327.
绵阳市大气降水pH值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菁  黄建  文燕  李谦 《四川环境》2002,21(2):72-75
通过对绵阳市9个测点1998-1999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对大气降水pH值的时空分布及酸雨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大气降水酸化严重,除主要受本地区大气污染影响外,还受大气中、长距离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8.
用蒸馏液闪法测量尿中氚水浓度 ,用氧化蒸馏液闪法测量尿中总氚 (氚水和有机氚 )浓度。同时测量了 1999年核设施退役时接触氚人员的高于本底水平的尿中氚水和总氚浓度 72个样品。比较氚水和有机氚浓度 ,得到有机氚浓度占氚水浓度的平均值为 (5 4± 3 7) % ,其值与理论值和动物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29.
张国栋 《四川环境》1993,12(2):22-26
本文简述了大气污染与气溶胶的关系,论述了平流层气溶胶对地球辐射收支的影响,从而说明平流层气溶胶的光学性质的变化将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背景平流层气溶胶的光学常数和光学特性参数。并使用模式光学常数计算了3种火山模工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参数。同时,考察了这些特性参数对光学常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后向散射系数对光学常数的变化最敏感,对于某些波长,它的相对变化可比光学常数的相对变化大一个数量  相似文献   
330.
大气中SO2的液相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联锡  卢红 《四川环境》1993,12(2):17-21
大气中SO2液相氧化是形成酸雨的重要途径,降雨中含有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它们可能催化或抑制液相氧化反应的进行。本文根据四川酸雨样品组成,进行了SO2在模拟雨水及实际雨水中的氧化实验,考查了V,Fe,Mn等离子对SO2氧化的催化作用,H2O2对SO2的氧化以及降水中有机物质甲醛对各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为了解酸雨的成固,研究酸雨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