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09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445篇
基础理论   224篇
污染及防治   76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2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人类活动对浙江近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33年到2004年间的统计资料,以10 a为周期分析了浙江沿岸赤潮的发展变化历程,并进一步以1997~2004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研究了的浙江近海赤潮的发生频率和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相关因子对赤潮发生频率影响的关联序为:海水养殖产量(0.03)>海水养殖面积(0.99)>工业废水(0.89)>生活污水(0.88)>生活COD(0.79)>总悬浮颗粒物(0.75)>工业COD(0.72)>降雨量(0.71)>粉尘(0.69)>烟尘(0.68).可见,赤潮发生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其中海洋养殖自身污染是赤潮发生频率的主要诱因,陆源污染和大气湿沉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2.
焦作市某赤泥堆放场周围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作市某赤泥堆放场一期工程采用了在堆放场底部铺设赤泥加石灰垫层和防渗膜的工程防渗处理措施.基于其防渗处理现状,文章探讨了该区域地下水对赤泥冲灰水的日最大允许入渗量,和赤泥冲灰水的实际日渗透量.评价了该防渗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和在地下水日活动量稳定的状况下,该赤泥堆放场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赤泥加石灰垫层用作防渗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广;该堆放场在使用年限内不会对周围区域地下水水质造成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3.
江蓠对赤潮消亡及主要水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跟踪监测八尺门海区赤潮的消亡过程并在室内和海区进行实验,研究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对赤潮的消亡和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蓠可以加速中肋骨条藻赤潮的消亡,避免赤潮消亡后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减轻赤潮对环境的损害。采用室内模拟的办法,可以了解海区赤潮的发展趋势及赤潮消亡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变化情况,为控制赤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秦皇岛海域生态环境特征与赤潮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秦皇岛海域自然环境特征与营养盐分布及赤潮生物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生态特征指标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状态给予评价。调查表明,该海域自70 年代末以来共发现32种赤潮生物。  相似文献   
185.
研究了锰砂催化电化学方法对偶氮染料K2G的脱色效果 .结果表明 ,锰砂中的主要成份MnOOH对电化学过程具有催化作用 ,可有效地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 .对锰砂的X光衍射实验证明 ,反应过程中MnOOH的含量无较大变化 .染料溶液的起始pH值对其脱色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最佳电流密度di 为 0 2 6A·dm- 2 ,Na2 SO4 浓度为0 0 1mol·l- 1时 ,电解 70min ,浓度为 1 0 0mg·l- 1的染料K2G的脱色率能达到 99% .  相似文献   
186.
改良剂对中国两种典型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奇  李淑芹  徐明岗 《生态环境》2007,16(4):1139-1143
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铜锌有效性的影响,以期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红壤与黄泥土中施用石灰、重钙和沸石,观测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及pH,并测定了不同pH值下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以阐明改良剂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机理。向供试土壤中外源加入一定量的铜锌溶液,制成铜、锌污染土壤,稳定平衡30d,采用CaCl2浸提法测定土壤有效态铜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能显著降低土壤铜锌的有效性,其中石灰的效果最佳,沸石次之,重钙最差。两种土壤中,复合污染下铜锌有效态含量均高于单一污染,其中铜单一污染有效态含量与复合污染差异显著(P<0.05),而锌单一污染与复合污染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是因为锌比铜竞争力更强,更易于被土壤吸附固定。随着土壤pH升高,两种土壤的有效态铜锌含量均显著下降,且复合污染高于单一污染;而在相同pH值下,两种土壤中有效态铜锌含量的差异不显著。可见,pH值是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改良剂影响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主要机理在于其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致使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7.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农业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土壤磷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移耕农业、施化学N肥和NK胆施肥制下,农田系统磷素亏缺量大,7年间达140mg/hm2以上,土壤有效磷降低;(2)有机农业和施化学P肥施肥制可促进农田系统磷素平衡,改善土壤供磷状况,提高稻株含磷量和磷累积量;(3)在有权无机结合施肥制下,农田系统土壤磷素盈余量大,7年间共达200mg/hm2以上,并可改善土壤磷组分,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8.
尿中1-羟基芘的同步荧光测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1-羟基芘的荧光光谱在碱性溶液中的红移现象,研究了在1mol/l NaOH溶液中的同步荧光光谱,得出最适△λ为35nm.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尿中1-羟基芘的同步荧光测定法,回收率80%,精密度8.0%,检测下限0.05ng/ml.  相似文献   
189.
采用海藻酸钠对光合细菌进行包埋,并在固定化过程中加入壳聚糖,研究添加了壳聚糖的固定化细胞在不同条件下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及其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X-3B的脱色效果较好;染料浓度在30~300 mg/L之间变化时,厌氧降解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与染料初始浓度之间关系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反应动力学参数Km=374.96 mg/L,Vmax=7.53 mg/L·h.振荡有利于脱色并使半衰期缩短;固定化小球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0.
Xu Y 《Chemosphere》2001,43(8):1103-1107
The degradation of a common textile dye, Reactive-brilliant red X-3B, by several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 was studied in an air-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The dye was resistant to the UV illumination (wavelength λ  320 nm), but was decolorized when one of Fe3+, H2O2 and TiO2 components was present. The decolorization rate was observed to be quite different for each system, and the relative order evaluated under comparable conditions followed the order of Fe2+–H2O2–UV  Fe2+–H2O2 > Fe3+–H2O2–UV > Fe3+–H2O2 > Fe3+–TiO2–UV > TiO2–UV > Fe3+–UV > TiO2–visible light (λ  450 nm) > H2O2–UV > Fe2+–UV. The mechanism for each process is discussed, and linked together for understanding the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re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