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65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83篇
综合类   898篇
基础理论   158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7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辽东湾浅水区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根据1999年8月调查资料,对辽东湾浅水区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大部分涨水指标达到一类水质标准。但无机氮、重金属Pb超标比较严重。河口附近海域水质较差,远岸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2.
滇池流域农田氮、磷肥施用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01年6月至9月分别对流域内晋宁,呈贡,西山,官渡和嵩明调查了365家农户有关化肥施用情况,调查分析和计算表明,每年从种植业流失的化肥中纯氮(N)达2575t,纯磷(P)达218t,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氮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7-20倍。菜地年每公顷流失氮204kg,水田的氮流失量最低,平均每公顷每年流失10kg。磷的流失也以蔬菜,花卉地为最高,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磷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9-10倍。研究结果证明,大量的氮,磷化肥施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滇池是造成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6],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滇池流域的种植面积将会逐年扩大,因氮,磷化肥的施用面造成的氮,磷流失量将会不断加大,为了实现减少氮,磷化肥对滇池的污染,应积极推广精确施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依法保护农村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3.
24.
湄洲湾海水环境质量和水产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1995 年12 月~1996 年1 月湄洲湾渔业资源调查和生物体内残毒分析,结合1988 ~1996 年的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探讨以石化工业为主体的开发对湄洲湾水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发展中污染物的排放对湄洲湾生态环境和生物的不良影响正在显现,并对水产业的发展构成威胁,但在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并发展水产业的情况下,湄洲湾仍能较长期保持现有的各种使用功能,维护湾内海域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5.
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5月份的调查资料,选择透明度、盐度、活性磷酸盐、溶解无机氮、硅酸盐、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作为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层次关系和权重,建立了以营养盐和富营养化症状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莱州湾海域的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各站点最终评价结果表明:莱州湾海域磷酸盐、无机氮超标严重,整体已表现出富营养化,其中黄河口和小清河口附近富营养化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受到陆源排污和海水养殖的影响,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6.
太湖梅梁湾水体中可见光的衰减、吸收及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湖梅梁湾沿岸带和敞水区的水体进行了光学特性研究。结果发现,沿岸带的水下光辐射衰减系数(Kd)值较敞水区小;400nm与500nm向上辐照度比值(Eu440/Eu550),沿岸带在1m左右最小,敞水区在0.5m左右最小;沿岸带的水面下向上辐照度与向下辐照度的比值(R)低于敞水区:440、550、670nm的后向散射与吸收的比值(b/a),在沿岸带的1m处最大,敞水区在0.5m处最大。这些结果说明,相对于敞水区而言,沿岸带的光衰减较弱,无机悬浮颗粒的含量较少,最大叶绿素a分布较深。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应用于流域环境规划中的图形图片方式、多媒体影像方式、地理信息可视化以及虚拟现实4种类型的可视化技术,并对流域环境规划的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可视化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8.
厦门同安湾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1995~1999年同安湾海域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海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营养分级,结果表明,海域水质处于高N低P状态。pH、DO、CODMn、和BOS5*符合GB3097-1997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但DIN、石油类和DRP超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IN和石油类的超标率和超标倍数有逐年增强之势。该海域目前处于P中等限制潜在富营养水平阶段。  相似文献   
29.
对1990年3月30日-6月25日在大鹏湾盐田海域的海水采样结果,用灰色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并计算大鹏湾地区海水中的拟尖刺菱形藻与浮游动物数量等15个海水理化因子变化的灰关联度,关联排序结果表明:浮游动物、Fe、浊度、Me、DO、V、Se、酸碱度、盐度和温度对拟尖刺菱形藻的种群增殖态有着较大的影响。进而建立灰色系统模型{GM(1,h )}对拟尖刺菱形藻种群增殖的动态辨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大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信息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原理和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经济条件,以大连湾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了排放入海湾的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涉及系统建设的原则,数据类型,软件,硬件,用户界面和功能。为我国海湾污染物控制工作提供经济实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