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基于2015~2017年O_3浓度监测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城市O_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5~2017年中国城市O_3污染逐年加重,年评价指标超标城市由74个增加到121个,平均超标天数比例由5. 2%上升到8. 1%.②O_3污染主要发生在4~9月,超标天数占全年总超标天数的87. 5%~95. 3%. 5~7月O_3浓度上升最快、污染最严重,超标天数比例由2015年的10. 6%上升到2017年的20. 5%,2017年83. 0%的中度污染和91. 0%的重度污染发生在5~7月.③华北平原O_3浓度的持续上升,已将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O_3高污染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包括环渤海地区、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西、关中地区和内蒙古中部集中连片的O_3高污染区,是我国O_3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和华东地区南部O_3浓度上升也较快,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已初步形成我国新的O_3污染中心.④O_3浓度空间集聚性逐年增强,年度热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冷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南及华南地区.⑤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气象、工业化、城市化因素和O_3前体物排放量因子对O_3浓度分布均有显著驱动作用,但不同地区O_3浓度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别,同一因子在不同季节的驱动作用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2.
复合绝缘子的积污特性与瓷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有所不同,研究其积污规律对防止污闪有着重要意义。为此,以3支实际运行后的±500kV直流复合绝缘子为研究对象,系统测量其沿串不同位置的污秽度,用等值盐密(ESDD)和灰密(NSDD)表征。试验发现绝缘子不同伞上下表面的等值盐密和灰密大多呈现出U形的分布规律,尤其以等值盐密的U形分布更为明显,而且不同伞上下表面污秽U形分布规律性的强弱有一定差异。讨论了积污过程中电场对污秽沉积的作用以及自清洗过程中雨水冲洗的随机作用,更好地解释了直流复合绝缘子的沿串积污规律。  相似文献   
123.
生态移民的空间位移引致了迁入区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及长期演化,成为多学科深入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闽宁镇生态移民社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法,对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与重构受多种因素影响,生活基础设施、经济收入增长、移民社区环境、邻里关系、政府政策、民族生活六个主成分对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可以起到解释作用。(2)影响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的因子解释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序为:X1生活基础设施>X2经济收入增长>X3邻里关系>X4政府政策>X5民族生活>X6移民社区环境;交互探测结果表明社区各要素因子交互后因子解释力呈双线性增强,即任意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对于生态移民社区生活空间融合的影响强度都大于单个因子的独自作用强度。(3)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影响,共同促进生态移民社区固有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社会交往关系的演化,进而形成了生活空间的融合与重构。  相似文献   
124.
陕西渭北旱塬区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尉芳  刘京  夏利恒  徐仲炜  龙小翠 《环境科学》2022,43(2):1097-1107
准确预测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的空间分布对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区域土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预测陕西渭北旱塬区农田SOM含量的最优模型,借助地理探测器选取与SOM含量密切相关的影响因子作为建模的协变量,选用普通克里格方法(OK)、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地理加权回归扩展模型(G...  相似文献   
125.
采用多针-水电极反应器,研究了直流电晕放电对活性艳蓝KN-R染料废水的脱色,考察了放电电压、初始pH值和初始浓度对活性艳蓝脱色的影响,通过对液相活性物质(O3和.OH)浓度的考察探讨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多针-水电极直流电晕放电对活性艳蓝脱色效果明显;放电电压、溶液初始pH值对活性艳蓝脱色效果的影响与其对液相O和.OH浓度的影响一致;.OH和O是促使RBB脱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6.
1 IntroductionInmodernanalyticalchemistry ,chromatographyandemissionspectroscopyandtheircombinedusearebecominganincreasinglyimportanttechniqueforthemeasurementofenvironmentalpollu tants.AtomicemissiondetectorusedinGCcanprovidehighlysensitiveandselectiver…  相似文献   
127.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DC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on the output power, open-circuit voltage, and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a silicon photovoltaic (PV) cell/module is assessed. In this regard, the influence of DC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is first evaluated in theory by formulating and discussing related basis and concepts. Then,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data obtained from two different sets of experiments are given that verify theoretical resul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shown that depending on the direction of a DC electric field applied to a silicon PV cell/module, it causes an increase or reduction in the output power and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he PV cell/module. In detail, when the DC electric field point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junction electric field of the PV cell(s), the output power and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he silicon PV cell/module increase, otherwise the output power and open-circuit voltage decrease. Regarding the magnetic field, it is proved that depending on the direction of a DC magnetic field applied to a silicon PV cell/module, different effects are observed. In detail, when the DC magnetic field points along the junction electric field of the PV cell(s), it has no effect on the output power and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he silicon PV cell/module. But, the output power and open-circuit voltage of the silicon PV cell/module decrease when the DC magnetic field points in the other directions. Moreover, the reduction in the output power and open-circuit voltage reaches its peak when the DC magnetic field is applied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junction electric field.  相似文献   
128.
论述了烟草企业烟叶仓库磷化铝杀虫的原理、特点及对火灾探测器的影响,根据现行的消防技术和各种火灾探测器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烟叶仓库的火灾探测器选型方案,并提出了对火灾探测器进行防磷化铝腐蚀的改进方法。经过在杭州卷烟厂的试用表明,这种改进型的火灾探测器具有很强的防磷化铝腐蚀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9.
采用气相色谱法静态顶空进样,HP-1柱分离,FPD检测器检测,测定水中CS2,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当取样量为10.0 mL,气液比为12.3,在40℃平衡25 min时,能获得满意的灵敏度,且稳定性很好。二硫化碳在0.63μg/L~502μg/L之间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2,相对标准偏差为1.3%~5.7%、加标回收率为88%~105%,检出限可达0.3μg/L。干扰试验表明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不干扰二硫化碳的测定。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完全能够满足快速分析水中二硫化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0.
气压对燃烧过程影响显著,常压环境下的火灾探测器标准不适用于高原环境.以高原环境下的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为研究对象,根据合肥及拉萨两地的国标探测器正庚烷标准火测试对比试验,研究高原环境对火灾烟气及点型离子、光电感烟探测器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火源,光电感烟探测器在高原环境下的响应明显弱于常压环境,而离子感烟感测器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依据试验结果,提出高原环境下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工程参数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