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4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86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1931篇
基础理论   268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264篇
社会与环境   299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鸭儿湖地区在上世纪60—70年代有机氯农药(OCPs)污染严重,为了改善水质1975年鸭儿湖开展了水质污染处理,并于2003年和2004年开展了清淤工作.为了解现阶段鸭儿湖地区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本文于2009年采集了鸭儿湖5个氧化塘20个表层沉积物,对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了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  相似文献   
832.
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退化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姜加虎  黄群 《生态环境》2004,13(2):277-280
洞庭湖居湖南省东北隅,长江荆江段南岸。湖泊形状呈近似“U”字形,岳阳站水位33.50 m时(黄海基面),湖长143.00 km,最大湖宽30.00 km,平均湖宽17.01 km,湖泊面积2625 km2;最大水深23.5 m,平均水深6.39 m,蓄水量167?08 m3。因入湖泥沙长期淤积、高洲围垦、并垸合流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自清代末期以来,湖泊形态演变剧烈,湖盆抬高,入湖河流三角洲快速发育,湖面南移而缩小;现湖体已明显演变为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首尾相接三个部分,具有“高水湖相,低水河相”的典型特征。洞庭湖区不但是我国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且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洞庭湖及其湖区的生态环境退化状况、产生原因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33.
由于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强以及受与长江干流之间"江湖关系"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鄱阳湖水生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变化受到较多关注。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鄱阳湖生态系统结构现状及影响因子,对鄱阳湖保护对策的制定形成有效支撑。2016年7月,对鄱阳湖湖区(分别于鄱阳湖保护区和南矶山保护区)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7种,隶属于5门8纲,平均密度为48.40 ind.·m-2,其中主要以软体动物门为主;平均生物量为28.12 g·m-2,亦主要由软体动物门贡献。湖区主要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优势度y=0.0655)、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y=0.0336)、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y=0.0268)。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鄱阳湖保护区高于南矶山保护区的格局,且二者在群落组成上有明显差异,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主要以腹足纲和寡毛纲为主,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以瓣鳃纲和腹足纲为主。典范对应分析的结果显示,鄱阳湖保护区主要受到高水深、低浊度及高溶氧的影响;南矶山保护区各样点之间群落相似性较差,分别受不同因子的影响,这表明在各区域内部,局域微生境在局域群落结构的塑造上起主要作用,因此该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保护应适当考虑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834.
近年来太湖流域局部水质状况有所改善,但太湖藻型生境条件还未根本改变,水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确保太湖湖体水质稳定达标,尤其是加强对太湖重点湖区和水源地重点污染物的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调研了太湖重点湖区和水源地水质概况、藻毒素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环境影响因子和迁移转化规律,并总结了藻毒素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太湖西部湖区和饮用水源地的主要环境风险,以及未来太湖藻毒素污染相关研究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期为促进太湖流域重点污染物的控制和治理,确保太湖饮用水源地安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35.
滇池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考察沉积物磷对湖泊富营养化贡献时,大量研究涉足无机磷,对有机磷的研究十分薄弱.针对滇池的33个沉积物样品,采用有机磷分级提取方法,将沉积物有机磷分为活性磷、中等活性磷、非活性磷等三种具有不同稳定性的有机磷.结果表明:排除滇池西北部外源污染严重的样品后,沉积物有机磷与总磷有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有机质与总磷、活性有机磷、中等活性有机磷以及非活性有机磷都表现出了显著相关关系.沉积物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与NaHCO3提取无机磷均显著相关,说明二者具有潜在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6.
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的湖泊沉积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中下游湖群区,历来是人类最活跃的场所,但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湖泊湿地变化与湖泊营养盐状况关系的分析是制定湖泊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的重要科学依据。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的湖中心钻孔沉积物中硅藻组合和总磷变化记录了近百年来龙感湖富营养化过程。沉积物中湿地花粉与人湖营养盐关系以及磁化率的分析表明,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湖周滩地的改造,破坏了湿地植被,助长了人湖物质的增加,湖泊营养相对富集,而流域农业化肥的使用导致了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37.
浮叶植物重建对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太湖五里湖污染底泥,在不破坏表层沉积物形态和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大口径的采样器采集沉积物柱状样,研究浮叶植物荇菜(Limnanthemun nymphoides)在此底泥上适应性生长情况及其对水体以及沉积物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实验过程中,荇菜生长使上覆水体中的氮、磷营养水平逐渐降低,藻类的生长明显受到克制,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逐渐改善。通过植物根系对沉积物和问隙水中营养盐的直接吸收,使表层(0~5cm)沉积物与问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水平在实验结束后有明皿下降,对于控制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恢复以水生植物为丰的水生生态系统足重建富营养湖泊生态系统和控制湖泊内源负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38.
Microbial ox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including methane), in freshwater sediments, may result in precipitation of carbonates, which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geochemical archive of paleoenvironmental variations. Most probably low δ13C value in calcite in eutrophic systems results from an advanced oxi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turbulent or/and sulphate-rich conditions. Likewise, high δ13C value in calcite from organic-rich sediments may evidence low redox potential of the freshwater system. Oxidation of methane and organic matter results in significant isotope effects in sulphates dissolved in water. Therefor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origin of carbon isotope signal in carbonates, concentration and stable isotope measurements in dissolved sulphate (water column), bubble methane and calcite (freshwater sed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24 lakes, 2 ponds and 4 rivers in Polan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sulphate has been detected in rivers (85.47 SO4 2− mg/l) and an artificial lake (70.30 SO4 2− mg/l) located in the extremely SO4 2−-polluted region called the “Black Triangle”. The lowest concentration of sulphate is found in dystrophic and mountain lakes (from 0.5 SO4 2− to about 3 mg/l). The lowest δ34S(SO4 2−) and δ18O(SO4 2−) values occur in unpolluted lakes in eastern Poland (−0.94 and 1.38‰,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S and O isotopic ratios are found in a polluted lake in western Poland (δ14S(SO4 2)=12.95‰) and in a dystrophic lake in eastern Poland (δ18O(SO4 2) = 16.15‰) respectively. It is proposed that δ34SO4 2− and (18O(SO4 2−) values in lakes represent a good tool to assess and quantify anthropogenic impact by acid precipitation and to monitor variations in the trophic state and redox processes controlled by bio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in sediments and water column. In general, increasing depth (up to 12 m) of the water column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ing trend the δ13C(CH4) value from about –35 to about –78‰. However, δ13C value in sedimentary calcite (δ13C vary from –10 to 0.5‰) shows opposite trends as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methane.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redox processes and distribution of heavy isotopes between methane and calcite. Likewise, turbulent water (river) show high δ13C value in methane and low δ13C value in calcite—this is probably due to an enhanced oxidation of methane producing 13C-depleted CO2. In contrast to clean lakes, it is observed that an increase of the δ13C(CH4) value occurs with increasing depth of the water column in a strongly SO4 2−-contaminated lake.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a loss of biological buffering potential of the lake accompanied by an active oxidation of methane precursors.  相似文献   
839.
环境卫星CCD影像在太湖湖泛暗色水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地区2009年5月11日、2010年8月21日、2011年7月28日和2011年9月24日的环境卫星CCD影像显示,在太湖西部沿岸带、竺山湖等水域存在湖泛暗色水团现象。由于环境CCD缺少辅助反演气溶胶信息的2.1um波段,试验了基于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获得的与环境卫星CCD成像时间接近的地面能见度测量数据进行FLAASH大气校正的方法,反演结果总体上符合水体光谱特征。提取了湖泛水体、对照水体阳区在CCD各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数据统计特征。结果表明,和对照水体相比,湖泛水体在环境卫星CCD的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具有较低的反射率,与人眼观察湖泛水色暗黑的感官一致,另一方面,湖泛水域由于仍有一定的藻类存在,在环境卫星CCD近红外(波段4 )具有比可见光(波段3)略高的反射率,其规律与基于Landsat ETM的湖泛暗色水团遥感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40.
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水环境的监控预警能力,我省在太湖流域相关市县建立了覆盖省市交界断面、出入湖口门、饮用水源地的全方位自动监控网络,为相关自动监控系统的技术框架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弥补了现行环境监测体系的不足,为太湖流域的监控预警、生态补偿、流域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