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高地,长三角已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单要素对比分析与全要素综合量化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体系,以2008~2010年度海洋统计数据从竞争力要素层和省域综合评判了江浙沪海洋产业竞争力,从不同侧面揭示江浙沪海洋产业竞争力优、劣势与空间差异性。研究表明:要素层面,上海除海洋产业发展条件外均位于江浙沪首位,而江浙两省的4要素差异较小;省域层面综合测度呈现上海处于长三角龙头地位,江浙两省虽有梯度但初现两翼格局。单要素竞争力格局与综合竞争力区域分异,既表明长三角海洋产业竞争力在要素层存在同构,又隐喻了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海洋产业的区域合作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92.
运用熵值法研究了宜昌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宜昌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首位,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应大力推进其发展;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较前,属于第二梯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应得到有效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大部分位列前10位,属于第三梯队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工业中坚力量,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宜昌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等轻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也比较靠前,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竞争能力;宜昌市化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靠后,对其应采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手段;宜昌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业和金属冶炼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最低,排名最后,应对其实施调整归并政策,逐步减少其企业数量和规模  相似文献   
93.
京津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循环经济开展较早的地区,但由于长期以来相互之间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配合,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严重,迫切需要突破行政壁垒,从一体化的高度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协同发展.从研究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
Australian guidelines recommend that tailings materials from uranium (U) mining and milling be contained without any detrimenta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for at least 1000 years. Natural analogue sit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if they can provide data on the rates of natural erosion processes which occur over these timescales, for input into predictive geomorphic computer models. This paper presents radionuclide, metal and stable lead (Pb) isotope data from sediment cores and surface soils in the vicinity of two mineralised areas in the Alligator Rivers Region.Surface scrapes from the natural Anomaly #2, south of the Ranger mineral lease, exhibit radiogenic 206Pb/207Pb and 208Pb/207Pb ratios, and elevated U and metal concentrations typical for a near surface U anomaly. In contrast, samples taken from the Koongarra mineral lease (KML) show radionuclide activity and metal concentrations similar to natural areas elsewhere in the Alligator Rivers Region and Pb isotope ratios are closer to present day average crustal ratios (PDAC), as the orebodies at KML are covered by surficial sand. A sediment core collected from Anbangbang Billabong, downstream of KML, exhibits small variations in Pb isotope ratios that indicate that approximately 1% of the upper sediments in the sediment core may be derived from material originating from the U anomaly at Koongarra.  相似文献   
95.
96.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凋落物层和土壤蓄水能力角度来定量评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分功能;以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作为指标来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使用影子价格法评价其涵养水分功能价值。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植被凋落物和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总计为1.646 9×1010t,涵养水源能力总价值为1.103 4×1010元,其中,植被凋落物涵养水源能力为1.55×108 t,价值为1.039 8×108元;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为1.631 4×1010t,价值为1.093 0×1010元。三江源地区年径流量为4.93×1010m3,价值为3.303 1×1010元。可见,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巨大。  相似文献   
97.
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利用方式的改变必将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洞庭湖腹地选取典型样区,通过调查走访和密集取样,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和双季稻水田)下623个农田耕层土样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低顺序为双季稻水田(28.12 g/kg) > 一季稻水田(27.03 g/kg) > 水旱轮作地(24.79 g/kg) > 旱地(17.96 g/kg),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01)。土地生产力、秸秆还田量和土壤水文状态是导致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强作物秸秆还田(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地表覆盖是维持和提高洞庭湖区耕作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可行措施,尤其是旱作土壤。  相似文献   
98.
近50年来江汉湖群水域演化定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江汉平原湖区发育背景、资源环境结构和社会经济功能等方面因素,将研究区界定为湖北省境内以江汉平原为依托、海拔50 m等高线以内的所有地区。其范围在东经 111°36′38.76″~116°7′52.14″、北纬29°25′59.25″~31°27′14.45″之间,按自然界线计算面积4.664万km2,按行政区统计面积为6.475万km2。运用RS/GIS技术,分析得知:近50年来,江汉湖群湖泊总数量和总面积均表现出总体下降、中间年份有波动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2000年),0.1 km2以上的湖泊总数量分别是1 309、611、612、838、768、771个,0.1 km2以上的湖泊总面积分别是8 503.7、5 462.5、2 933.8、2 977.3、3 451.4、3 188.1 km2。围湖垦殖是近50多年来江汉湖群演化的主要原因和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9.
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很强的面污染源是水环境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面源污染负荷的准确估算是研究和治理面源污染的基础。现在的面源污染数字模型大多数建立于DEM之上,高成本的DEM限制着这类模型的发展。新兴模型——NLM以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完善而著称。借助于NLM,以三峡重庆库区为例研究分析面源污染的机理,面源污染负荷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面源负荷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等。从硝化、反硝化、矿化、吸附等作用过程中更深层地剖析了面源污染行为;掌握了面源污染物TP、NH3-N、NO3-N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降雨量、土壤有机成分、土壤气温、总辐照等因子对各污染物负荷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总之,NLM为开展面源污染负荷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区域合作和产品开发方面的设想,尤其基于资源的状况提出3种资源开发模式:依托市场模式、组合集聚模式和依托资源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