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827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8篇
综合类   1840篇
基础理论   267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261篇
社会与环境   298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01.
未来50年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 ECHAM5/ MPI OM模式在3种排放情景(SRES高排放A2,中排放A1B,低排放B1)下所做的21世纪前50年气候变化预估试验得到的数据,研究鄱阳湖流域2001~2050年气温和降水相对于目前气候(1961~1990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①未来50年气温在3种排放情景下都将迅速增加,远远高于1990s的增加幅度和速度。A1B情景温度增加最明显,平均气温变化达到162°C。②降水量变化相对复杂,前30年主要为减少趋势,A2情景下减少幅度最大,2020s年均降水量减少了67%;后20年降水量增加,B1情景增加最显著,2030s年增加幅度达到108%。③根据预估的各季节变化结果,1~3月和 4~6月降水量增加;而降水减少主要在7~9月和10~12月,则赣江流域类似于2003~2005年的伏旱、秋旱连冬旱的情况将可能阶段性出现,并在2011~2030年加强。④降水量的空间分异非常明显,东部变化大于西部,南部变化大于北部。⑤如果2001~2050年在A2或A1B情景下,降水序列存在20a的周期振荡;在B1情景下,存在30a的周期振荡。人类排放增加可能弱化振荡强度,并使周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02.
基于MODIS数据的地表组分温度反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分温度的反演是当前定量遥感的一个难点。与众多的陆面温度遥感模型相比,成熟的组分温度遥感模型相对较少。通过对近地面热红外辐射能量的线性展开,建立了MODIS多波段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反演模型。该模型将组分温度与地表温度定量联系起来,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充分考虑到研究区湿地环境的特点。在计算组分温度时,首先利用单窗算法得到的MODIS陆面温度反演模型计算地表温度,然后由所建立的组分温度模型计算植被、土壤温度。选用2005年10月31日的鄱阳湖地区MODIS数据试验,与实测的植被、土壤温度相比,反演的组分温度的误差在15~21℃;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组分温度的分离,是一种组分温度反演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03.
太湖叶绿素a浓度时空分异及其定量反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2005年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分析了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同步光谱数据,分季节对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模型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对反演模型的影响.首先分析1a内叶绿素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绘制叶绿素a浓度不同季节空间分布图,分析叶绿素a浓度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春、夏、秋3个季节和中营养化、轻度富营养化、中度富营养化、重度富营养化4个营养状态进行叶绿素a浓度定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叶绿素a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夏季叶绿素a浓度最高,冬季最低,平均浓度分别为56.29μg/L、13.61 μg/L.秋季由于受到夏季高浓度的影响,叶绿素a浓度高于春季,平均值分别为26.43μg/L、34.78μg/L;夏季叶绿素a浓度空间变化最大,冬季全湖叶绿素a浓度含量较为均一,空间变化不明显,秋季空间差异要大于春季;全年北部湖区的空间差异较大,而南部湖区相对较小.不同季节叶绿素a反演算法模型不同,春、秋季波段比值法反演效果较好;而夏季微分法反演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反演算法,不同营养状态条件下反演算法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04.
以金山湖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金山湖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离解方程,模拟了金山湖在东风作用下的流场,在此基础上模拟了水温、营养盐(总磷、总氮)、流速与浮游藻类生长的关系以及湖水水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05.
新疆博斯腾湖重金属污染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柱芯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了新疆博斯腾湖重金属污染水平、来源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博斯腾湖西岸Pb、Zn和Cu的地质积累指数均小于0.5,污染较轻,主要来源于自然源。西南小湖区重金属Zn、Cu、Ni、Co污染较轻,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等地球化学过程;重金属Pb和Cd污染中等,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中磷酸盐肥料的使用,1960 s以来增加显著,近年来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06.
In this study two types of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es (BCOP), a step-feed (SBCOP) unit and an inter-recycle (IBCOP) unit, were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heavily polluted river water. The Daqing River, which is the largest pollutant contributor to the Dianchi Lake, one of the most eutrophic freshwater lakes in China, was taken for the case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SBCOP had higher adaptability and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reduction of COD, TN, and TP, which made it applic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lluted river water entering the Dianchi Lake. Nitrification rate was observed to b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fluent temperature. During each season, the nitrification in the SBCO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BCOP. TN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SBCO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BCOP during the winter and spring but poorer during the summer, possibly due to the inhibition of denitrification by higher dissolved oxygen level in the summer. Moreover, symbiotic algaebacteria growth may be conducive to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907.
太湖不同湖区轮虫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2006年7月~2007年6月对太湖不同湖区(河口区、梅梁湾、太湖湖心区和贡湖湾)轮虫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个研究期间,河口区、梅梁湾、太湖湖心区和贡湖湾轮虫种类数分别为23、15、14和21;河口区轮虫的年平均密度最高,为475个·L-1,梅梁湾最低,为164个·L-1,太湖湖心区为189个·L1-,贡湖湾为338个·L-1.4个湖区优势种不同,河口区轮虫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cdyciflorus),梅梁湾为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太湖湖心区和贡湖湾优势种都是针簇多肢轮虫(P.trigla).食物的不同以及大型浮游甲壳动物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太湖4个湖区轮虫群落结构不同的重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轮虫数量与枝角类数量、枝角类生物量和桡足类生物量极显著负相关;轮虫数量与透明度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太湖4个不同湖区轮虫群落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908.
太湖CDOM紫外吸收特性及其分子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6年8月16日、2007年3月28日对太湖梅梁湾15个样点和2007年11~12月对全湖61个样点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观测数据,对CDOM分子量相对大小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梁湾地区主要富集的是高分子量CDOM,而大太湖地区则较为复杂,北部地区主要是高分子量的CDOM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太湖东西部,主要是低分子量的CDOM;南太湖区域,高分子量的CDOM和低分子量的CDOM相对平衡.不同波长范围内CDOM吸收模型的斜率系数(S)值对CDOM的分子组成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UVR最为敏感,其次是UV-A,再次为UV-B,UV-C最不敏感.梅梁湾CDOM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陆源影响的强度随季节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8月份最强,其次是3月份,最弱为11月份.  相似文献   
909.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changes of Microcystis along with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seasonal variation of Microcystis in Lake Taihu was investigated by 16S-23S rR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16S-23S rRNA-ITS DGGE) and microscopic evaluat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quarterly at four sites (River Mouth, Meiliang Bay, Cross Area, and Lake Center) from August 2006 to April 2007.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cystis dominated total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at the four sites in all seasons except winter. The average annual abundance of Microcystis was relatively high at River Mouth and Meiliang Bay, reaching 81.22×106 and 61.32×106 cells/L, respectively. For temporal variations,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H') according to DGGE profile revealed the richness of Microcystis in summer (H'=1.375±0.034) and winter (H'=1.650±0.032)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pring (H'=2.078±0.031) and autumn (H'=2.365±0.032) (P<0.05). While for spatial variations, the richness of Microcystis at River Mouth (H'=2.015±0.074) was higher than at other sites during four seasons (P<0.01). Very few differences of Microcystis diversity in the same season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other three sites (P>0.05).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was performed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cysti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s) composi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sults of CCA revealed that temperature was strong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irst axis (r=0.963), while TSS was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second axis (r=-0.716).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the sequencing results of target bands on DGGE gel indicated that samples collected in summer and winter constituted two separated clusters.  相似文献   
910.
洪泽湖表层底质营养盐的形态分布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28,自引:15,他引:13  
为揭示洪泽湖底质的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于2008年6月采集了该湖具有代表性的10个点位的表层底质,测定了其有机质、总氮、有机氮、氨氮、硝氮、总磷、无机磷、铁铝-磷、钙-磷等的含量.结果表明,底质中的有机质和总氮有很好的相关性,且有机氮约占总氮的90%,说明碳、氮有同源性;底质中的无机磷约占总磷的70%,而其中钙-磷占无机磷的比重较大;洪泽湖底质有机质与总氮,有机氮,总磷的空间分布特性极为相似,属洪水冲刷型堆积模式(Turbidity Flood Model方式);通过C/N域值得知沉积物中有机物主要来源为生物沉降.通过用有机指数评价法和有机氮评价法对洪泽湖表层底质的分析表明,洪泽湖底质除局部区域如龙集乡北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有机氮污染外,整体处于清洁至尚清洁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