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9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1427篇
安全科学   710篇
废物处理   115篇
环保管理   2981篇
综合类   6446篇
基础理论   1224篇
环境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57篇
评价与监测   1638篇
社会与环境   808篇
灾害及防治   13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733篇
  2011年   876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805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561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52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75年   15篇
  1973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南水北调东平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季节性肯达尔法水质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1984~2000年东平湖水质的变化情况,目前东平湖水质一般为Ⅴ类、Ⅵ类,个别年份为超Ⅴ类,氨氮平均值历年变化不大,一般均符合Ⅰ Ⅲ类水质,挥发酚和砷含量甚小,各年均符合Ⅰ类水。  相似文献   
6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灰色模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灰色聚类为基础,提出了灰色模糊聚类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3.
详细介绍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自动发布系统”的开发背景和开发过程 ,并对系统整体的架构和所用到的技术作了针对性的说明 ,阐明了作者对此类系统的前景和发展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4.
“入世”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 WTO后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将面临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初步分析了入世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正负面影响以及现存的若干问题 ,积极探索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新战略和新思路 ,提出了创建新体制和适应新形势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质量保证体系是网格实测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 ,该体系可确保实测数据准确可靠和研究成果质量 ,具有可操作性并已在实践中应用 ,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6.
以地下水水质评价分级标准作为训练样本,构造B-P网络模型对其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B-P网络对某地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进行评判、优选。并与其它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网络用于环境测点优选不仅原理直观,而且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可将环境质量评价的无论是定量指标还是定性参数转化成"二进制"的"1"或"0",进而将这种二进制数引入B-P网络.通过实例探讨,这种新的B-P网络既适用于定量指标的水质参数又适用于定性指标的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68.
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基本概念与生态系统适应循环,着重分析了生态系统恢复力范围、抗性、不稳定性与跨尺度影响。生态系统适应循环通常经历入侵、保持、破坏、调整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生态系统演替是可以预测的,而后两个阶段是复杂、难以预测的。文章提出了适应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并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为例,对小江流域景观生态特征、区域生态胁迫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以水生生态安全为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流域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辨识、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研究,从各系统恢复力属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具体的适应性管理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69.
陈忠梅  赵延昌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62-164,178
通过对昌吉州近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建设的概述,并对“八五”末期和“九五”末期生态环境现状的对比,说明昌吉州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生态建设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0.
Soil to plant transfer factor (TF) of60Co and 65Zn was determined fromradioisotope experiments on plants grown in pots underoutdoor ambient tropical conditions for three growingseasons (1995–1998). The TFs were obtained fordifferent plants/crops such as, rice, bean, peanutspineapple, cabbage, tomato, spinach and grass. Theaverage TF values of 60Co are found to be 0.087,0.15, 0.12, 0.67, 0.28, 0.79, 1.03 and 0.34respectively for the above mentioned plants/crops. Incase of 65Zn, the average TF values are found tobe 2.24, 1.17, 0.89, 1.09, 0.78, 1.34, 2.92 and 1.78,respectively, for the above mentioned plants/crops. Thedata will be useful to assess the radiation exposureto man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s of radionuclidesfrom nuclear facilities by means of radiologicalassessment models that require transfer factors asinput parameters to predict the contamination ofradionuclides in foodch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