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潮间带土壤盐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5:1的水土质量比浸提潮间带土壤,质量法测定的土壤盐度(质量分数),与电导法测定的稀释了5倍的土壤浸提液(5:1水土质量比)的电导率值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质量法实测的土壤盐度与电导率计算的土壤盐度之间的相对误差多在5%以下。因此,用电导法测定潮间带土壤盐度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尤其是样品数较多时更可节约时间。  相似文献   
202.
电导返滴定法测定苯酚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苯酚试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用H3BO3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NaOH,通过计算求得苯酚含量,测定下限为10-5mol/L。并成功地测定了某化工厂废液中苯酚含量。  相似文献   
203.
城乡绿色发展效率对高效低耗绿色发展模式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城乡互动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鲁南经济带35个县(市、区)13 a面板数据,综合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城乡绿色发展效率脱钩状态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计量模型,对2005—2017年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是鲁南经济带绿色TFP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其贡献度不断下降,而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对于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逐年增强;(2)研究期内鲁南经济带绿色TFP增长具有空间分异性,绿色TFP的高效率区和次高效率区有向东北和西南地区集中的趋势;(3)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脱钩关系出现反复,由负脱钩(耦合)到脱钩再到负脱钩,整体上城乡绿色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与非协调(或低级耦合)阶段;(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粮食产量、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高作用力影响指标,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城乡绿色发展效率解释力远超单因子,反映出鲁南经济带城乡绿色发展效率的驱动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4.
为揭示四川盆地臭氧(O3)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通过对2015~2017年四川盆地18城市82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的O3浓度观测数据,使用空间自相关,空间热点探测及地理探测器等地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7年四川盆地O3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15年的(79.95±18.82) μg/m3上升到2017年的(88.64±11.67)μg/m3),污染态势逐年加重.盆地中西部成都,资阳,雅安等城市O3浓度最高,且高值区范围逐年扩大.O3浓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聚集性规律(空间正相关,Moran's I指数大于0),且年聚集区(H-H聚集区或L-L聚集区)主要呈现为H-H聚集区分布在盆地中西部,L-L聚集区分布在盆地东南部.此外,年聚集区的年际变化与浓度变化态势基本一致,即O3浓度上升(降低)的区域转变为H-H聚集区(L-L聚集区).基于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二十个社会经济及自然驱动因子对O3浓度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因子占主导作用,其中城建用地占区面积比重(驱动值,q=0.5734),人口密度(q=0.5479)的驱动作用最为突出,自然因子中年降水量(q=0.4592)具有最显著的驱动作用;地理探测器双因子交互对O3浓度空间分异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增强作用(每个单因子q值平均增大了1.5~2.1倍),且交互均值(即各因子交互q值的均值)与最大交互值逐年增大.在使得交互值达到最大驱动值的双因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人口密度(7次)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7次).  相似文献   
205.
京津冀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污染风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2013年典型污染事件中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因素,根据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时发布数据和京津冀地区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成果,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对PM2.5污染的热点区域进行了划分;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了PM2.5污染风险因子及其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在选取的京津冀6个城市中,在PM2.5污染事件统计上存在保定—廊坊—北京—天津—承德—张家口的污染顺序. PM2.5污染在空间上呈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一线的带状分布特征,在单次污染事件中,城市间的PM2.5污染存在空间运移关系. 空间热点探测表明,京津冀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分为5个热点聚集区,其中3个高值区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山东省的中部,面积分别为5.31×104、10.26×104、5.04×104 km2. 在8个污染风险因子中,污染企业总数(影响力为0.97,下同)、降水量(0.93)、地形坡度(0.89)对PM2.5污染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风险因子;其他风险因子影响力排序依次为人口数量(0.60)、降水量大于0.1 mm的降水日数(0.57)、地表覆盖类型(0.52)、年均相对湿度(0.51)、年均风速(0.33),但风险因子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显示,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污染物排放,其次,气象要素中的年降水量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地形坡度也是影响PM2.5污染特征的重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6.
Detecting rare species is important for both threatened species management and invasive species eradication programs. Conservation scent dogs provide an olfactory survey tool that has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visual and auditory survey techniques for some cryptic species. From the literature, we identified 5 measures important in evaluating the use of scent dogs: precision, sensitivity, effort, cost,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techniques. We explored the scale at which performance is evaluated and examined when field testing under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is achievable. We also identified cost differences among studies. We examined 61 studies published in 1976–2018 that reported conservation dog performance, and considered the inconsistencies in the reporting of scent dog performance among these studies. The majority of studies reported some measure of performance; however, only 8 studies reported all 3 aspects necessary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ecision, sensitivity, and effort. Although effort was considered in 43 studies, inconsistent methods and incomplete reporting prevented meaningful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comparison among studies. Differences in cost between similar studies were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how the dog and handler were sourced for the study. To develop consistent reporting for evaluation, we recommend adoption of sensitivity, precision, and effort as standard performance measures. We recommend reporting effort as the total area and total time spent searching and reporting sensitivity and precision as proportions of the sample size. Additionally, reporting of costs, survey objectives, dog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type of detection task, and human influences will provide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comparison within and among studies.  相似文献   
207.
石灰在填埋场防渗层中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渗滤液是城市固体废物填埋场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防渗层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鉴于天然防渗层中存在防渗性能差等问题,提出将石灰作为配比填料加入到填埋场底部防渗层中。实验表明,在天然防渗层中分别加入配比为0%、5%和10%的石灰后,配比为10%的防渗层防渗性能良好,对COD和锌离子去除能力较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8.
本文对不同隔热层材料组成的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验证,评价了新型组合式消防服和传统组合式消防服的隔热性能优劣。结果表明以SiO2气凝胶材料为隔热层的新型组合式消防服的导热系数约为传统型的1/4,具有更显著的热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9.
高浩然  周勇  刘甲康  程晓明  郭嵩  江衍  谭恒鑫 《环境科学》2022,43(11):5180-5191
为探讨襄州区重金属空间格局时空变化及其来源变化,于2009年11月和2019年11月分别在襄州区耕地土壤采集395个和326个土壤样品,测得两年铬(Cr)、铅(Pb)、砷(As)、汞(Hg)和镉(Cd)含量,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法(EBK)得出两年5种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格局情况及变化量分布情况,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GDM)计算19种环境因子和5种重金属含量q解释力并比较两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2009年相比,2019年襄州区Cr、Pb、Hg和As这4种土壤重金属含量整体趋于降低,Cd整体含量增加;2019年襄州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异情况较2009年趋于复杂,Pb、Hg和Cd在南部、Hg在中部市区及周边地区也表现为含量增加;各元素向北及西北部地区表现为含量降低.2019年自然因子和污染企业距离对5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单因子解释力均有所下降,且单因子主控下对其含量的影响力显著性降低,而人类活动因子尤其是居民点用地距离、道路距离、污染企业用地和环境因子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叠加影响力增强.说明2019年土壤重金属来源变化由以结构性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趋于复杂,污染企业的排放对重金属元素影响力降低,而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含量影响增加.  相似文献   
210.
研究了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气体中的总烃浓度时,氧气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总烃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校准。当总烃的实际浓度不低于9 mg/m3时,氧气的干扰较小(相对标准偏差≤2%)。在试验的所有总烃实际浓度下(1~200 mg/m3),当氧气浓度为1%~7%时,也无需考虑氧气干扰的影响(相对标准偏差≤2%)。当总烃的实际浓度低于9 mg/m3且氧气浓度为9%~21%时,需依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原理并采用模型对测得的总烃浓度进行校准。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2=0.999),可以用来修正测试结果,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总烃实际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